分享

南开孙药师:经常喝酒的朋友,建议收藏这3个保肝药

 天地人和w 2025-04-17 发布于福建
经常喝酒的朋友,建议收藏这3个保肝药:

1、复方甘草酸苷:

酒精性脂肪肝 (AFLD) 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发生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主要病理表现为肝细胞肿大,胞浆输送呈水样变化,同时肝细胞微管受损,分泌功能障碍,致分泌性蛋白贮留,肝细胞呈现气球样变性,最终导致肝脏肿大、体积增加、重量增加、肝指数增高。

复方甘草酸苷具有类固醇样作用,可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在初始阶段的代谢水平,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和浸润,保护肝脏细胞膜,阻止溶酶体的酶解和钙离子流入细胞内,同时具有清除氧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形成,减轻肝脏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害。复方甘草酸苷同时能够抑制体内类固醇的代谢,延阻氢化可的松向可的松的代谢失活,延长其在体内半衰期,使其抗炎作用增强,此外,复方甘草酸苷作为β体甘草酸苷,能够抑制长期应用甘草酸苷引起的电解质紊乱从而引发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复方甘草酸苷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保肝、降酶效果,同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体征及临床症状,保护肝脏细胞膜,促进肝功能恢复正常。

2、还原型谷胱甘肽:

长期大量地饮酒必然会导致酒精性脂肪肝,这是因为酒精代谢增加了中间毒性物质如乙醛、氧自由基的产生。酒精性肝病的肝损害最早是脂质过氧化引起肝细胞膜完整性改变,并进一步影响到肝细胞的功能,使毒性物质聚集在细胞内;肝脏代谢产物损伤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自由基的形成,同时抑制谷胱甘肽的生物合成。乙醛和自由基可诱导线粒体的损害,而后者引起的损害因谷胱甘肽的耗竭而增强,还会引起炎性反应和肝细胞的缺血缺氧。长期大量饮酒引起消化吸收障碍,导致继发性营养不良而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加重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

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人类细胞中自然合成的一种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含有巯基,广泛分布于机体各器官内,在维持细胞生物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通过基与体内的自由基结合,转化为容易代谢的酸类物质,从而加速自由基的排泄。肝脏是体内谷胱甘肽主要的合成和消耗场所。当肝脏受到有害物质的损害时,可诱导产生大量超氧离子和过氧化物等氧自由基,谷胱甘肽提供巯基或在酶的催化下直接与自由基结合,从而减轻对肝脏的损害。外源性谷胱甘肽可直接补充肝脏耗损的谷胱甘肽,通过与氧自由基的相互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等。同时谷胱甘肽进入肝细胞后,还能帮助恢复维生素E的还原能力,进一步加强细胞还原性防御机制。在肝脏中,谷胱甘肽还能保护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关键酶免受氧化损害,从而维护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

3、双环醇:

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长期过量饮酒可影响肝脏代谢功能,使肝细胞受损,肝细胞反复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和再生,最终导致肝硬化。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理主要包括乙醇的直接损伤改变膜蛋白的功能,介导损伤酶、受体和蛋白质的功能,导致肝细胞肿胀;使肝细胞氧化过程中自由基形成增多,通过膜磷脂过氧化导致肝细胞损伤,诱导肝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释放增加,直接导致肝细胞损伤、坏死,刺激成纤维细胞、活化肝星状细胞,导致肝内脂肪代谢障碍,脂肪过度沉积。

酒精中毒引起肝损伤的机理十分复杂,除乙醇的直接毒性作用外,乙醇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导致肝脏脂质过氧化也是形成肝损伤的重要原因。双环醇有良好的保肝降酶作用,其机理可能是诱导体内抗氧化物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 和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 ,提高肝细胞抗氧化能力,减轻酒精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导致的肝损伤,从而改善肝细胞炎症坏死。

肝纤维化是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是各种病因所致慢性肝炎的基本病理特征,也是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环节,但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双环醇片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等毒性物质维持肝细胞膜与线粒体的稳定,抗正常肝细胞的凋亡与坏死,从而降低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减轻肝组织的炎症坏死和脂肪变性,防治肝纤维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