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故事学中医 小王翻开笔记本,认真地问道:“谢老师,您能详细讲讲'望舌’的技巧吗?我知道这是中医诊断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有些地方我还是不太明白。” 谢老师点点头,整理了一下思路,语气平和地开始解释:“望舌,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舌头的颜色、形态、舌苔等方面,来判断病情。我们首先要注意一个姿势,舌诊的观察者应该站得略高于患者,这样才能更清楚地看到舌头的各个部位。” “所以患者应该采取什么姿势呢?”小王提问。 “患者可以坐着,也可以仰卧。一般情况下,我建议患者坐着,头稍微仰起,舌头自然伸出口外。舌体要放松,舌尖轻微向下,舌面尽量平展。这样做,能让舌头的各个部分都暴露出来。”谢老师一边说,一边做了个示范,坐在诊椅上的他将头略微抬起,嘴巴张开,舌头自然地伸了出来。 小王认真地观察着,随即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患者要坐着或仰卧,头略扬,舌尖向下,舌面平展,舌体放松。” 谢老师看到小王认真的模样,微微点头:“对了,在望舌的时候,我们要从舌尖开始看,接着是舌中、舌边,最后是舌根部。” 小王仔细地听着,心中对“望舌”的步骤更加清晰。 “那舌头的颜色和舌苔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吗?”小王继续问道。 谢老师思索片刻,回答道:“我们望舌,首先要看舌质,再看舌苔。舌质是指舌头本身的颜色、形状、光泽等特征。我们要观察舌头的颜色,比如淡红色、鲜红色、紫色等,不同的颜色反映了体内不同的病理变化。” 小王点点头,记下了:“舌质的颜色、形状和光泽是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 谢老师继续说道:“接着我们要观察舌苔,舌苔的有无、色泽、质地和分布情况都很重要。比如,舌苔厚而白,可能是寒湿体质;舌苔黄腻,可能是内热。舌苔的变化与体内的湿气、热气等密切相关。” 小王这时提出了疑问:“谢老师,舌质和舌苔的观察要怎么分辨呢?” “舌质通常在观察时比较稳定,不会因为观察的时间长短而变化。而舌苔就不同了,舌苔的变化较为迅速,因此我们通常先看舌质,再看舌苔。”谢老师耐心解释道,“而且在望舌时,一定要迅速而准确地观察,避免患者伸舌时间过长造成舌质色泽的变化。” 小王连忙在本子上记下:“望舌时,先看舌质,再看舌苔,观察要迅速准确,避免时间过长。” “那如果我们无法从舌苔中获得明确的诊断信息,应该怎么办呢?”小王问道,眼中充满了求知的光芒。 谢老师笑了笑,“很好,舌诊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除了望舌,我们还可以通过刮舌和揩舌来获得更多的信息。” “刮舌?”小王有些疑惑。 “是的,”谢老师点点头,“刮舌是用压舌板的边缘轻轻刮舌面,由舌根向舌尖刮三五次。通过观察刮后的舌苔,能帮助我们判断是实证还是虚证。如果舌苔刮不掉,说明体内有实邪;如果刮去后,舌体明净光滑,可能是虚证。” 小王眼睛一亮,赶紧记下:“刮舌可用压舌板由舌根向舌尖刮三五次,观察苔底,判断实虚。” “另外,揩舌也是一种常见的辅助方法,”谢老师继续说道,“我们可以用消毒棉签蘸水,轻轻在舌面上揩抹数次,看看舌苔是否有根或是否是染苔。染苔并不代表疾病,它通常是由于食物或药物引起的。” 小王接着问:“那如何区分染苔和病理性舌苔呢?” 谢老师认真地答道:“这个很重要,染苔一般是短时间内的现象,比如吃了某些食物或药物导致的舌苔变色。而病理性舌苔通常是长期存在的,并且会有与身体健康相关的症状。如果不确定,可以问问患者最近的饮食和用药情况。” 小王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染苔是短期现象,病理性舌苔是长期存在,需结合病情判断。” “谢老师,望舌时还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吗?”小王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谢老师微微皱眉,似乎在思考。“有些细节非常重要。首先,光线非常关键。我们一定要避免在光线不好的地方望舌,最好是在自然光下,或者用白色日光灯,避免有色光源影响舌色。” 小王急忙记下:“光线要充足且柔和,避免有色光源。” “其次,饮食和药品也会影响舌象。”谢老师继续说道,“例如,辛辣食物、过热或过冷的食物,都会暂时改变舌色。某些药物也会使舌苔变色,所以在诊断时一定要问清楚患者的饮食和药物情况。” 小王认真记录:“饮食和药物可能影响舌色,需询问患者。” “另外,患者的口腔情况也可能影响舌象。”谢老师补充道,“比如,牙齿问题、口腔不整、睡觉时张嘴呼吸,都会导致舌象的变化。这些因素要仔细区分,避免误诊。” 小王点点头:“口腔情况也要考虑进去,不能单凭舌象判断。” ![]() 白话文识别中医 舌诊是中医非常重要的一项诊断手段,通过观察舌头的变化,我们能够判断一个人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它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舌头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来反映体内气血、津液、脏腑功能的情况。接下来,我会从舌诊的原理、脏腑分布以及气血津液与舌的关系等方面详细讲解舌诊是怎么进行的。 一、舌诊的原理:脏腑和经络通过舌联系在中医理论中,脏腑与舌头的关系是通过经络连接的。我们知道,身体的各个脏腑功能是相互关联的,舌头作为一个重要的身体器官,其状态能够反映出脏腑的健康情况。特别是心脏和脾胃,它们和舌头的关系尤其密切。
二、舌面的脏腑分布在中医舌诊中,舌面不同区域的变化反映了不同脏腑的健康状况。古代医籍对舌面的分布有不同的看法,但大致可以分为几种常见的区域划分:
这些不同的划分方法,帮助我们更加细致地观察舌象的变化,进而判断出体内脏腑的异常情况。然而,舌诊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与其他诊断方法(如脉诊、望诊、问诊等)相结合,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三、气血津液对舌的影响舌头不仅仅是脏腑的“窗口”,还是气血津液的“反射器”。舌头的形态、颜色、润滑程度,都受到气血和津液的滋养。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