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和行是一体的。有了行的知才是真知道;有了知的行,才会符合宇宙的道,合乎于自然。

 大侃说 2025-04-20 发布于山东

当回到原生态家庭,还是容易起嗔念。这是我们能量的源泉,不管负能量,还是正能量。痛苦有多深,改变的心就有多大。向上,向下的力量等同的。

从心理学角度叫情绪的诱因,从佛教的角度来说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和外在的互动,被末那识以对错,是非,善恶的方式拍照,储存在阿赖耶识,形成铭印。在某个场景下被激活。

我们可以开悟,可以觉醒。但开悟,觉醒之后依然要精进。记忆一直倒在,就像常走的路不会长出草,一旦没人走了,草就可以露头。它一直在等待,等待人的懈怠。

不断地读书,写作就是为了不给记忆,情绪诱因机会。当处在起嗔念的环境下,给了前念和后念的空间,让自己有了反思的机会。当念与念的空间越来越长,平静的状态就会越长。

记得《薄伽梵歌》里写到:人生的目标是控制心意和感官并达致他的命运。简单的话语蕴含中深厚的哲理。只知道这句话没有任何意义,做到自我的控制才是真正的。

心意是无法控制的,当对行为没有觉知的时候。就是说,你在走,却想着今晚吃什么;你在吃,却想着路上看到的风景。在这个状态下,心意的出现也是无法感知的。当外在激发了心意中痛苦的记忆,痛苦的念就会掌控你。

不能说这是他人导致的,也不能怨外在,不讲规矩。你无法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

当自己不专注的时候,容易忘掉你正在做什么。我要开车,过去拿车钥匙,不断出现的记忆打断了专注,只顺手拿起手机,忘了钥匙。直到走到车前,打不开车门。恍然大悟,从要开车,到拿钥匙,再到停车场的过程,头脑一直处在散乱的状态。

如果现在回忆,依然记不起当时在想什么。所以健忘与年龄无关,头脑是唯一不会随着时间退化的器官。健忘在于散乱。

当容忘掉带钥匙,忘记锁门,忘记拿包,忘记做这个,做那个。不是真的忘了,而是不知道如何专注了。

我已经不再埋怨自己了。只是转身回去。每次看住自己的嗔念,嗔念也在减弱,它从主导你到和心分离,再到不再生出。

你要保持时刻的觉察,不能丝毫的放松。情绪的诱因就像埋在地下的小草,在等待时机,散乱的时候,就有了生长的机会。

把一切空闲的时间给予读书,为了不让散乱占据自己。把早晨给予写作,从写作中反省。

我沉浸在左宗棠的自传里,他的成就不亚于曾国藩,李鸿章。没考中进士,认为自己不逊于诸葛亮,并为之自居。从幕僚做到封疆大吏。得罪的人太多,总用“劣幕”二字相待。他则反其道而行,着人做了一块标牌“钦封劣幕三品京堂襄办湘军军务左馆”。之后再有人说他劣幕的时候,左宗棠并不认为耻,反以为荣。

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呢?当承认自己错,自己不行的时候,别人说你错,说你不行的时候,就不会伤害到你,读书致用才是真读书。

智慧瑜伽的含义是通过反思,沉思和成熟的智力而对实在做出的理解。读写行缺一不可,缺少读,会陷入到自我的局限;缺少写,就不会反思自己;缺少行,知识不会变成智慧。

知和行是一体的。有了行的知才是真知道;有了知的行,才会符合宇宙的道,合乎于自然。

21天内观净心训练营招募

我的电子书《打开心灵束缚,走向自由之路》完成,9.9元。7年读书写作心得,50本书单推荐。读书,写作,修行不迷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