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济宁晚报》“文化济宁”版刊发我整合撰写、常年吟诵的《伏羲经》,附有关始祖文化、传统文化、伏羲易和玄道风水的简介、注释与报刊版面。感恩伏羲始祖!感谢宋延坤贤弟! 一、《济宁晚报》发表《伏羲经》 ![]() 2、始祖供奉 位于曲阜邹城(邹鲁)之间的九龙山西侧,有我的宝琏堂工作室。工作室的三楼是供奉伏羲始祖的香堂,每逢农历的初一、十五,我都会为伏羲始祖上香叩拜。 ![]() 二、八卦山、连山、八卦石、天象符、凤凰牌、伏字、羲字、易字、玄字、道字、风字、水字奇石展示 ![]() 1、八卦山(凫山):实物山子“微缩版”,不仅形状相符、山貌恰如其分,草木参差的山坡还正巧构成伏羲始祖的坐像图案(从卫星地图看西凫山实景也是这样)。我偶得的纯天然星象太极阴阳鱼八卦石就是在这个山坡有缘遇到的。缘获八卦石的具体环境和场景历历在目。而这枚天造地设的纯天然奇石山子的正反面又正巧构成东凫山和西凫山(拟或西凫山两座峰峦)的位置对应图景,真佩服上苍的神谋化力和构架能力! ![]() 2、连山易:史载只有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易,但所有三易的发端都是伏羲先天八卦。换句话说,伏羲易堪称史前文明。有学者推演寻证,连山易与伏羲易一脉相承,都是先天八卦的范畴,是神农氏最初将伏羲氏的先天八卦变成了连山八卦。南宋朱元昇在《三易备遗》中说的更直接:“《连山》者,三易之首也……《连山》作于伏羲,用于夏”;他还引证说:“公彦谓《连山》作于伏羲”,贾公彦则是唐代的经学家。而宝琏堂这两枚双石组合,令人难以置信地“勾勒”出连山易的历史影像与实物具象。先说玄色的这枚,纯天然的纹理既有连绵不断地山峦,又有环山潺湲的流水,还有“云气”的简拼字母“yq”。这里为啥说起云气二字呢?因为现存唯一的、有连山易文字钩沉的清朝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卷一《经编·易类·连山》章节的序文记载:“《连山》一卷,残阙。案《周礼春官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郑玄注:'名曰《连山》,似山出内气,变也。’贾公彦疏:'此《连山易》,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于山,故名易为《连山》。’”看到没,序文所引的唐代经学家贾公彦有关《连山易》的论述里,不仅涉及“云气”二字,还有“山上山下,是名《连山》”等字眼句段。而玄色(黑色)的这枚奇石,既有“山上山下”竖排的连绵峰峦,也有山左山右横排的连绵峰峦(旋转着观看周遭连贯的纹理),简拼、山貌历历在目,一点也不牵强;再说青色的这枚,清晰可见的“版图”,既像山字,又像连字(细看“笔画”上的横平竖直的纹理线条,似乎也构成繁体连字),而且左侧还有连的简拼首写字母“L”。再仔细看,山字竖折的竖很像八卦山(凫山)的微缩平面图,上面还有“三”、“乂”构连贯穿的纹理;起笔的一竖又像阴阳鱼八卦石形状,而且放大仔细看,就连八卦石上日月星辰的斑点、主山案山的方位和聚宝盆地、长江黄河的横线曲线(也是风水学说里沙发座与双翼座的简笔图示)一应俱全;末笔上又隐约一个广(yǎn)字、而且还有广(yǎn)字注释里“山崖建造的房屋”的图纹意象……异常神奇,妙不可言。 ![]() 3、八卦石(星象太极石):2016年6月4日上午9点半左右,我应邀参加邹城市作家协会组织的采风活动时,在邹城市郭里镇爷娘庙(伏羲女娲庙又称人祖庙)遗址西侧的八卦山的半山腰,偶遇一枚形成于奥陶纪的、4.4亿年之前的、纯天然的、合掌正好可覆的神奇小石饼。当时,我跟随著名散文家、邹城市作协主席孙继泉贤兄,还有知名收藏家、邹城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路建锋贤弟,以及知名作家李舍、陈静、仲维柯、张召芹、焦庆福等15人,一同采风爬山。在西凫山半山腰的鹤轩遗址附近,我一眼就看到被虚土遮掩半截的这个布满星星点点图案的石饼。我捡起观摩后,同为奇石爱好者孙继泉主席,从我手里接过去赏看一阵,赞不绝口,还说起往年他在田黄那边的山上捡到奇石的喜悦;接着,诗人、收藏家路建锋秘书长,又接过去把赏,他连声说:“奇石!宝贝!”作家李舍赏看之后,想让我送给她,放鱼缸或做盆景,我没有答应,并赶紧用餐巾纸包裹好,放在我的背包里。又走几步之后,我又捡到一个裸露于地表之上、早已风干的、断开的、像是被人扔在山道边的荆根。这个长不盈尺的荆根看上去酷似一只引首长鸣的仙鹤。联想到脚下就是四方碑铭记的“西畔鹤轩转清幽”的鹤轩遗址,我又爱不释手地一路紧握(附图)。直到中午回到郭里镇吃工作餐时,建锋老弟见餐厅里有水龙头,他又对我说:“大哥,你捡到的石头洗洗吧,去去泥土更清晰、更好看。”在冲洗之前,我在餐桌上垫上餐巾纸,用手机拍下原石的原貌照片,也就是我现在展示的那两幅双面的照片。这个时候,我才注意到石面上不仅有清晰可辨的十多个标准汉字:“三爻”、“占卜”、“一人”、“八一”、“干”、“儿”、“丫”等等,还有圈圈点点的“河图洛书”、规范规整的“日月星象”、阴阳分明的“太极图”、惟妙惟肖的“有凤来仪”,还有与汉画像石上一模一样的“规”与“矩”(伏羲女娲手中所持)……就连伏羲八卦中的“乾、坤、离、坎、震、艮、兑、巽”等主卦具象也应有尽有,历历在目。更奇妙的是,占卜石饼的正反两面放在一起,正好构成阴阳鱼八卦图的图案,天然石饼天然构成的“S”线,真可谓是天斧神工。旋转起来再看,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心生敬畏。那天正好是6月4日(正巧契合64卦),而且,我身份证上的生日就是八月一日……(石饼上有异常清晰的“八一”二字,附照如下) ![]() 4、天象符:在我刚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父亲从柜底拿出一个小布包,取出一个小陶牌,让我认上面的两个大字,我说上边的是天字,下边的不认识。父亲对我说,这是民国时期他跟我爷爷在村东头老牛湾畔的包子店做煎包时,一个路人送给他的。当时,那个看上去走路有些瘸的过路人,吃煎包之后,没有银钱付账了,就从脖子上摘下一个系有棉绳的、有三个小孔、有文字图案的陶牌交给我父亲,说用这个做抵押,晚天再来付包子钱、赎陶牌。并叮嘱要好好保管,说这个有大用,可不止是一笼煎包钱的事儿。一晃十多年过去了,直到我家的包子店歇业,父亲也没等到那位瘸腿老人。后来,父亲看我认识不少字了,就打开小布包让我认字,并说让我继续保管,叮嘱我好好学习,长大后一定要认出陶牌上的另一个字儿。如今算来,这方神秘的有待做碳14断代的陶牌在我手里也有40多年了。这枚陶牌(陶符),我多年、多方查考,尚未弄清其年代。看中国考古博物馆2025春季“妙手活千秋——科技考古与遗产保护经典成就展”第一单元的“窑火万年”展出的“最早的陶片”——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距今20000-19000年的陶片,颜色与形状居然与我手里的天象符有些相似,甚为震撼……萍踪半生,多件父亲和外祖父传给我的宝贝(包括羊脂玉扳指、澄泥砚等等)都早已丢的丢,碎的碎。只有这枚“天象”符,在我手里一直妥善珍藏着。最关键的是,天字上加个孔、加个○(日),天字就变成昊字了。而太昊就是伏羲始祖。再就是“天象”符背面有一个泥坯原带的陶斑,其形状酷似八卦石的形状。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仅仅是巧合? ![]() 5、凤凰牌:大约在我八九岁的时候,在纪官屯村东的老牛湾畔,在刚刚被东方红翻土机翻耕过的田地里,我跟着东方红翻土机捡拾兔耳草的甜根和豆虫蛹时,捡到了这方象牙凤凰牌。我当时就感觉它很精美,就知道凤凰的“厉害”,那时就用红线系上挂在脖子上(千不该万不该的是,少不更事的我,逞能似地在右上角用小刀刻下一个歪歪扭扭的凤字,成为我永久的心痛和警醒——后来再没有在任何老物件或奇石上乱刻乱画)。作为偶得的项坠它跟随我从老牛湾到纸坊、从纸坊到嘉祥、从嘉祥到济宁、从济宁到济南、从济南到北京、从北京到曼谷、从曼谷到金三角……四十年来一直形影不离。直到在凫山(八卦山)捡到占卜石之后,看到占卜石上也有同样的“有凤来仪”的图案之后,我才从脖子上摘下来,把两者存放在一起……。 ![]() 6、伏字是行草,六画的字三笔写就,笔画洒脱,结构完美。而且还有FX简拼的字符纹理,更有远古气息的草屋草棚的具象意象。 ![]() 7、羲字是狂草,行云流水的清矍笔势挥洒出龙蛇竞秀的笔意,且给人舒目怡心的芝兰联想,令人不禁意识到高古大德的品行气质。 ![]() 8、易字是章草,抑扬顿挫的笔致承上启下、张弛有度;背面图纹是一棵苍古的高树,翻转连续看,“易”字上部的连笔部分与“大树”的根系部分在奇石的一侧是连接的,构成根深叶茂之象。再加上易字本身就有“种植”、“蔓延”的含义,易字的草书又有根须的意象,这就令人意识到、联想到炎黄文化的大树是植根在易学之上的,起码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就是,大树那面,两个主干树杈又正巧构成易字拼音的首写字母“y”,双面构成标注拼音的“易”字。正如《道德经》所云:“以观其妙……玄之又玄”。 ![]() 9、玄字是散草,凤翥龙翔地挥洒出层层叠叠、云蒸霞蔚的特殊意境,营造出郁郁历历、飘洒俊逸的玄幻感。 ![]() 10、道字是今草,气贯神溢地挥洒出笔势的潇洒和流畅,还张扬出笔意的奔放与洒脱,给人以婉转飘逸、变化万千的视感。浑然天成的韵致和节奏感氤氲渲染着不同凡俗的氛围、清畅和意象。而令人称道的是,奇石的背面和侧面还布满恰如其“氛”、气象万千的缤纷意象。 ![]() 11、风字是大草,出神入化地挥洒出曲迴漫卷、虚无缥缈的气势和意境,周边境态还遍布斑斑点点、纷纷扬扬、瑞雪飘飘的风雪景象(常言说雪雨临坟出贵人)。再细看,妙笔生花的笔画里还有灵芝、人参等图像,而有灵芝人参的地方,又无疑是祥瑞宝地。 ![]() 12、水字是飞草,荡气回肠地地挥洒出涓涓潺潺、曲水流畅的悠美意境,笔力飞扬,温润秀劲。 三、相关书报刊报道 ![]() -------- ![]() -------- ![]() -------- ![]() -------- ![]() -------- ![]()
![]()
![]()
![]() -------- ![]()
![]()
![]()
![]()
![]() ●附纪广洋简介: 绝句小说文体创始人,伏羲易玄道风水传承人①,美石作家学会创会会长②,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著协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委会副秘书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