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思考】为什么借班上课,学生往往比平时表现更好呢?

 新用户9913Bpb0 2025-04-24 发布于浙江

校长思考为什么借班上课,学生往往比平时表现更好呢?

前天,去桐溪校区上了一节晨诵课《油菜花》。本来想着借班上课,孩子们可能会拘谨,没想到整堂课朗读声此起彼伏,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连班主任都说:“我们班那个随班就读的孩子,今天居然都抢着举手要朗读!”

一堂课下来,不仅让我自己感觉良好,还让我想起一个常见的现象——“”老师来上课,学生的表现往往比平时活跃。我想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别的老师来自己教的班级上课,孩子们突然变得特别积极;而我们自己去别的班级上课,也总觉得他们比我们自己班的学生更配合。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别人家的学生”更积极呢?

仔细想想,这里头有几个原因: 

一是老师的态度不一样

借班上课时,我们往往会更耐心、更温和,生怕给别的班级留下不好的印象。提问时愿意多等几秒,回答错了也不轻易批评,反而会鼓励:“没关系,再试试!”这种放松的氛围,学生自然敢开口。也就是我们平时给自己班级的孩子,反而是更加严肃的,更加没有好脸色的。这就像人们总是对自己身边的人,没有好脾气一样。当然,这些“身边人”对我们,也就像我们对“身边人”一样。

二是学生的心态不一样

面对新老师,孩子们会有一种“重新开始”的感觉。平时被贴上“不爱发言”标签的学生,这时候反而可能大胆尝试,因为新老师对他们没有固有印象。再加上他们对“新”老师的探索,发现新老师比自己的老师更亲切,于是就更加热情和积极。

三是课堂的“新鲜感”

熟悉的老师、固定的模式,时间久了课堂容易变成“流水线作业”。而新老师的出现,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颗石子,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而那些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学生,往往就是那些容易有好奇心的学生。这些学生更容易被外在的因素,所干扰和影响。当他们发现课堂的不一样,自然就产生了好奇心。

四是老师的备课更充分

借班上课,往往是学校里的公开课,会有更多的老师来听课。因此,作为执教的老师应该会比平时更花心思去备好一堂课。用心备课,带来的结果就是对教材的熟悉。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就变得更自由,学生就更能感受到学科的魅力。

那么,回到自己的班级,我们能改变什么? 

既然知道问题在哪儿,那日常教学是不是可以调整?比如: 

一是少一点“班主任威严”,多一点“借班上课”的耐心。

平时,在自己班上,我们常常不自觉地严肃起来,催进度、抓纪律,却忘了课堂本可以是轻松愉快的。 

二是给每个学生“重新开始”的机会。

别让“他从来不爱发言”这样的想法限制学生,每天进教室时,试着用新老师的眼光看待他们。别总觉得自己的学生不如别人的好。只要我们真心相信学生,他们也会好起来的。

三是偶尔打破常规。

调整座位、换种提问方式,甚至只是上课前讲个小笑话,都能让课堂氛围不一样。甚至,我们也可以把孩子们带到户外来上课。如果在教室里,那么不妨可以弄一个小组合作的讨论。这样的形式,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喜欢的。当然,我们要学会如何把控课堂。否则,那就会变成“菜市场。”

四是用心备课。

只有用心备课,才能在内容上吸引学生,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是现成教案和课件,我建议老师们一定要好好研读。因为我们首先要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只有理解,才能用好现成的东西。否则,就是照本宣科,那是没有学生喜欢的。

结语 

教育最奇妙的地方,就是它永远充满可能性。哪怕是一堂普通的晨诵课,换一个角度,就能看到不同的风景。学生还是那些学生,变的是我们看待他们的方式。如果我们在自己的班级里,也能像借班上课时那样,多一份耐心、多一点期待,或许每天都能遇见让人惊喜的“新学生”。就像油菜花,熟悉的风景,换一种方式欣赏,也能开出不一样的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