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有没有问题看尿液就行?眼睛皮肤也可能发出明显信号|肾脏健康指南

 江流婉转绕芳甸 2025-04-25 发布于四川

据统计,全球约有8-10%的人口患有慢性肾脏病,但真正了解自己肾脏健康状况的人却不到一半。肾病是一个'隐形杀手'——在早期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症状,许多患者直到疾病发展到晚期才被发现。

本期【身体部位科普指南】邀请北肾内科主任医师赵班、副主任医师李天慧,及眼科副主任医师赵晶、皮肤科主治医师张秋鹂“跨界”对话,为您提供关于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与眼睛皮肤的隐秘关联以及预防保健方法。

01|认识肾脏疾病信号,看准尿液的确很关键

信号一:尿液颜色,肾脏健康的“晴雨表”

尿液是肾脏工作的直接产物,其颜色、性质和泡沫是判断肾脏健康的重要'窗口'。通过观察尿液变化,可以初步判断自己的肾脏健康状况

图片图源:AI生成

生活小贴士:某些食物如红心火龙果、甜菜也可能导致尿液呈粉红色,这属于正常现象,无需担心。某些药物,例如利福平等也会出现红色尿液。女性在月经期间不宜进行尿检,可能会出现假性血尿。

信号二:泡沫尿,不可忽视的蛋白警报

泡沫尿是许多人关注的现象,但并非所有泡沫都提示肾脏问题。了解如何区分正常泡沫和病理性泡沫至关重要。

如何区分正常泡沫和病理性泡沫?

  • 正常泡沫:

  • 大而稀疏,像啤酒刚倒入杯中的泡沫

  • 很快消散(通常在几分钟内)

  • 排尿过程中自然形成,与排尿力度有关

  • 病理性泡沫:

  • 小而密集,绵密细腻

  • 久不散去(可持续30分钟以上!!

  • 即使轻柔排尿也会产生大量泡沫

专家提示:如果您发现尿液中的泡沫持续存在且难以消散,建议到医院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评估是否存在蛋白尿。

信号三:水肿,身体的'蓄水池'警报

水肿是体内水分潴留在组织间隙的表现,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之一。肾源性水肿有其特点,通常先从眼睑和面部开始,逐渐向下发展。

水肿自测小技巧

  1. 用拇指按压水肿部位2-3秒

  2. 如出现明显凹陷且很久不回弹(超过10秒),可能是病理性水肿

  3. 早晨起床后观察是否有眼睑浮肿

肾源性水肿特点:

  • 多见于面部、眼睑(俗称'女怕戴帽,男怕穿靴')

  • 晨起明显,活动后减轻

  • 通常是双侧对称性的[1] 

需要注意:水肿原因多样,包括心源性(下肢为主)、内分泌源性(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营养不良性、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等,需要专业医生鉴别。若出现明显凹陷性水肿,应及时就医。

信号四:腰痛,不一定是肾脏在'呼救'

很多人误以为腰痛就是肾脏问题,但实际上,大部分腰痛与肾脏关系不大。肾脏位于腰部两侧偏上位置,而非腰椎或臀部区域。

与肾脏有关的腰痛特征

  • 疼痛位置:腰部两侧肋骨下缘

图片图源:AI生成

  • 性质:钝痛、持续性,不随体位变化明显改善

  • 伴随症状:可能同时有尿液异常、水肿等

需警惕的肾源性腰痛情况

  • 肾脏肿瘤:单侧持续性疼痛,可能伴有血尿

  • 肾结石:突发剧烈绞痛,常放射至腹股沟区

  • 肾脏感染:疼痛伴发热、尿频、尿急、尿痛

生活小贴士:长时间久坐、不良姿势更容易导致腰肌劳损(“腰疼”)。建议每30-45分钟起身活动,保持正确坐姿,加强腰背肌锻炼。

02|肾脏与眼睛的隐秘关联: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请注意

事实上,眼底是人体唯一可以直接观察到微循环状态的部位,通过眼底检查,医生可以发现许多肾脏疾病的早期信号,这种关联特别适用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

关联一:糖尿病,眼睛与肾脏的'双重打击'

糖尿病会同时影响眼睛和肾脏的微血管系统,这两个器官往往会'同病相怜'。

图片图源:AI生成

医生提醒: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并被发现有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同时伴有微量白蛋白尿,这提示肾脏的微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应立即寻求肾脏专科医生的帮助。早期干预可能是肾功能的'黄金逆转期'。

关联二:高血压,眼底与肾脏的'压力情报'

高血压对眼底和肾脏的损害也存在平行关系,眼底检查可以反映高血压对全身微循环的影响程度。

  • 轻中度高血压:

  • 眼底表现:视网膜动脉硬化,血管变细

  • 肾脏影响:轻度蛋白尿,肾功能基本正常

  • 处理建议:控制血压在140/90mmhg以下,定期监测肾功能

  • 恶性高血压:

  • 眼底表现:视网膜水肿、出血,视乳头水肿

  • 肾脏表现:明显蛋白尿,肌酐升高(>200μmol/Lmol/L),低压≥130mmhgmmHg

  • 紧急程度:需立即住院治疗,同时评估肾功能和心脏功能

风险提示:恶性高血压是医疗急症,如果出现严重头痛、视力模糊并伴有血压极高,应立即就医。这种情况下,眼底和肾脏都可能已经受到严重损害。

03|肾病与皮肤瘙痒:可能严重影响生活

肾脏疾病患者常会出现皮肤瘙痒问题,这不仅仅是皮肤问题,更是肾脏功能异常的重要信号。瘙痒程度从轻微到难以忍受不等,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肾性瘙痒的基本特征

流行情况:

  • 慢性肾病患者中发生率为20%-90%不等

  • 透析患者中约有50%以上会出现瘙痒

  • 血液透析患者比腹膜透析患者更常见

临床表现:

  • 分布:可局部(背部、四肢)或全身性

  • 性质:发作性,夜间较白天加重,发作持续时间不等

  • 伴随症状:可伴有或不伴有皮疹,严重者皮肤可因搔抓出现破损、感染

图片图源:腾讯新闻健康第二十个世界肾脏日主题直播画面(慢性肾病相关瘙痒临床表现)

肾性瘙痒的管理策略

日常护理建议

图片图源:AI生成

医疗干预方案

  • 轻度瘙痒:

  • 外用薄荷脑、樟脑软膏(清凉止痒)

  • 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 中重度瘙痒:

  • 局部糖皮质激素(短期使用)

  • 生物制剂治疗(靶向治疗瘙痒相关的炎症因子)

专家建议:肾性瘙痒是慢性问题,需要长期管理。如果您是肾病患者并出现难以忍受的瘙痒,应同时咨询肾内科和皮肤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评估瘙痒严重程度,调整治疗策略。

04|肾脏健康检查全攻略

正确采集标本,让检查更精准

肾脏疾病的诊断离不开各种检查,了解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对获得准确结果至关重要。以下是几项关键检查的详细指南:

1. 尿常规检查:最基础也最重要

适用人群:所有怀疑有肾脏问题的人群,也是体检的基本项目

检查内容:尿液颜色、比重、酸碱度、尿蛋白、尿糖、尿红细胞等

尿检标本正确留取方法:

  • 排尿时'掐头去尾',取新鲜中段尿

  • 收集20-30ml尿液于干净容器中

  • 马上送检

特别提示:女性月经期不宜查尿,会出现假性血尿。早晨第一次尿液蛋白浓度较高,更易发现问题。

2. 尿红细胞形态检查:鉴别血尿来源的'显微镜'

适用人群:已经发现尿常规提示潜血或有血尿的患者

检查意义:区分肾源性血尿和非肾源性血尿,指导治疗方向

  • 取新鲜中段尿

  • 半小时内送检(非常关键!)

  • 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留取

专业解读:肾源性血尿的红细胞形态不规则,称为'畸形红细胞';非肾源性血尿(如泌尿系统出血)的红细胞形态正常。

3.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蛋白尿的'精确测量仪'

适用人群:已发现有蛋白尿或高危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

检查意义:精确测量24小时内尿蛋白排泄量,是诊断肾病和评估严重程度的金标准

  • 准备带刻度量杯和大容器(如绝对干净的矿泉水瓶——没有开封过的矿泉水瓶,倒出水后,可以用作容器)

  • 从早上固定时间开始(如早上6点),记录开始时间

  • 从开始时间后的第一次小便弃去

  • 收集随后24小时内所有小便到容器中(包括夜间)

  • 次日同一时间(早上6点)之前排最后一次尿,收集完毕

  • 测量并记录总尿量(毫升)

  • 取一管送检,并告知医生总尿量数值

    数据解读: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

温馨提示:收集期间尿液可放冰箱保存,但不要冷冻。如有遗漏尿液,需重新开始收集。

4. 次尿UACR:蛋白尿的'早筛'工具

适用人群:高危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肥胖等患者)及肾脏病患者

检查意义:准确留取晨起第一次尿送检,是诊断发现肾病和评估疾病进展及严重程度的金标准

  • 准备干净容器或医院获取的标本管(如绝对干净的矿泉水瓶——没有开封过的矿泉水瓶,倒出水后,可以用作容器)

  • 留取晨起后第一次尿液

  • 当日尽可能快速送检

数据解读:晨尿检测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30-300mg/gCre)是肾脏损伤的早期标志;UACR>300mg/gCre提示大量蛋白尿,肾脏损伤较严重。

预防与生活方式建议

  • 定期体检,如关注尿常规、血肌酐等检查结果;

  • 合理运动,但也根据自己身体情况而定,避免过量;

  • 规范用药,小心肾毒性药物,请专业医生指导;

  • 治疗基础疾病,控制好糖尿病、高血压等;

  • 定期随访,谨遵医嘱积极治疗。

图片图源:AI生成

肾脏病是可防可控的。通过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大多数肾脏疾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避免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关注肾脏健康,做到'早检查,保健康'。

说明:本指南根据2025年第20个世界肾脏日专家讨论整理,仅供健康教育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专业医生。

直播回放链接:肾·眼·皮三重奏:20年肾病防治之路与你的健康真相

撰稿人:三三

审稿专家:北肾内科主任医师赵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