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仙境”小洲村 文图 | 马红梅 趁着难得的一个假期,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这次的目的地,是神往已久的南方现代化大都市——广州。 ![]() 寻找闹市中的古村,在广州市海珠区内,隐藏着一个古老的村庄——小洲村,小洲村古称“瀛洲”,四面环水,纵横交错的河涌,像树叶的脉络一样渗透了整个村子,李白有"海客谈瀛洲,烟波浩渺信难求"的瀛洲仙岛之说,看来小洲村是古时人人向往的“人间瀛洲”。 小洲村不小,徒步行,边走边看,俩个多钟头才能转完。穿行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幽深的小巷、历尽苍桑的青石板路、古树、古祠堂,还有心心念念的村中唯一幸存的蚝壳屋。 ![]() 独特的蚝壳屋。辗转走进曲曲折折的小巷,来到蚝壳屋,密密麻麻的蚝壳布满整面墙壁,它是小洲村最有特色的一道风景,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小洲的祖辈村民就地取材,从海岸沙堤中掘出大量蚝壳,建造房子。用这种方式构建的屋子,冬暖夏凉,而且不积雨水,不怕虫蛀,很适合岭南的气候,是岭南“沧海桑田”的见证物。据说有实力的家庭才能建造蚝壳屋,因为选料均匀,建筑复杂,一般家庭承受不起,是真的蚝宅——“豪宅”。我们在这里欣赏着,赞叹着,感慨这种独有的建筑,是否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从小洲村消失。 ![]() 古村必看古树。小洲村古树树干粗大,古朴苍劲,虬枝峥嵘,枝叶茂盛。简氏宗祠前面有一棵古榕树,几百年树龄,它的根系错综复杂,树冠遮天蔽日,枝又生根,根又生枝,枝枝相连,根根相通,遮天蔽日,一棵树就是一片林,一棵树就是几代人的记忆,百年古树见证百年的风云。 ![]() 小洲村的祠堂。祠堂,是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南方祠堂随处可见,小洲村简氏宗祠,建筑庄严肃穆,古色古香,有做工精细的木雕通花板梁承桁、石雕兽形驼峰斗栱、灰塑博古屋脊塑花鸟及卷草等。祠堂前有雕刻精致的威武狮子,有很多村民在这里休闲的聊天、自在的娱乐。 ![]() 小洲村的艺术之光。上世纪80年代,晚年的关山月与黎雄才等人自筹资金,在小洲村的西南角开辟了一个叫“艺术村”的社区,彼时,大量艺术家和游客也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小洲村犹如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了超过两百家艺术工作室,工作室涉领域广泛,从绘画、雕塑、摄影、书法、陶艺等视觉艺术,到音乐、曲艺这类听觉艺术,从文学创作到电影创作,乃至民俗文化收藏,几乎涵盖了艺术与文化的方方面面。 如今小洲村,艺术家们留下的痕迹犹存,麻石古街、青砖瓦房、蚝壳屋与古祠堂依旧,现代楼房鳞次栉比,握手楼、一线天随处可见,走进小巷犹如走入迷宫,不见东南西北,只见八卦方阵,小村的河水也失去了往日的清澈,变得浑浊而有气味,曾经"南有周庄,北有瀛洲"的繁华不再。 ![]() 离开小洲村,我只是这里的一位普普通通游客和过客,但我却再也忘不下她,我曾经来过这里,也曾驻足古人向往的“人间仙境”,感慨,被人间繁华大都市环绕的岭南桃花源小洲村,她的未来会如何?人们还能在这里找到古朴宁静的美么? ![]() 【作者简介】马红梅,中学高级教师,现任高中副校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