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刀篇】膝关节强直的针刀定点操作及手法治疗

 xyf4345 2025-04-29

由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骨折、出血、长期制动及滑膜切除等原因均可导致膝关节内部粘连,失去主动及被动活动,称之为膝关节强直;膝关节强直可分为伸直型强直和屈曲型强直,其中以伸直型多见。

【临床表现】

病人的膝关节活动受限或丧失活动能力,屈伸活动度在0°~10°,单侧关节伸直型强直可出现跛行,髌骨失去活动度及关节被动活动时可扪及磨砂感;部分患者可伴有关节疼痛。

【诊断依据】
1.膝关节主动、被动屈伸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
2.既往有膝关节骨折等外伤史或滑膜、韧带及半月板切除等手术史及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病史。
3.查体示髌骨无动度,膝关节活动时可扪及磨砂感。

【治疗依据的理论】

依据 针刀医学关于闭合性手术的理论以及软组织损伤动态平衡失调的理论,应用针刀松解粘连挛缩的组织,重新恢复膝关节的力学平衡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治疗目的。而且,运用闭合性手术带来的创伤小,不易造成再次粘连,因此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体位

以仰卧位为主。做膝前部手术取仰卧位;做胭部手术则用俯卧位;在做手法时,可随时按需要改变体位。

体表标志

骨上、下极及两侧缘。

②股四头肌腱正中线与两侧缘当股四头肌用力时,在髌骨上方可扪及宽厚有力的股四头肌腱及两侧的边缘。

③髌韧带髌骨下极至胫骨结节的韧带,扪之突出而坚靭,可以看到,也可以摸清。

④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当膝关节屈曲时,髌骨下极水平线的两侧为膝关节间隙。可将两手指(拇、示指)分别置于关节两侧,然后屈曲膝关节,可清楚扪及关节间隙。

⑤胭窝(图4-22-18)位于膝关节背侧面,即关节的屈侧,是一个上长下短的菱形窝。其外侧界上端为股二头肌外侧头,下端为腓肠肌外侧头;内侧界上端为半膜半腱肌腱,下端为腓肠肌内侧头。

⑥胭横纹在胭窝部正中皮肤可见横行的胴横纹,它相对应的是膝关节间隙。因此,胭横纹两端上方的骨突即为股骨内、外上髁;而其胭横纹两端下方的骨突即为胫骨内、外侧髁。

定点

①髌上股直肌正中线上点可定1~4点,各点间的距离在20~30mm为宜。此线上的定点分为两部分,即:

A.髌骨上缘正中点松解髌周韧带。

B.髌上股四头肌正中线各点松解股四头肌,特别是松解股中肌与髌上囊、前髌上脂肪垫、后髌上脂肪垫的广泛粘连。这是膝关节强直针刀闭合型手术中最关键的操作。

②髌上股四头肌腱两侧缘点可各定2~4点,每点间距为20~30mm,松解股四头肌粘连。股四头肌中线点是由中间向两侧进刀,而两侧缘点是由两侧向中线进刀,目的是一样的,方法不同。依不同情况,二者可选择其一。

图片

③髌骨两侧缘点内、外侧各1~3点,一般两点间可相间15~20mm即可a松解髌副韧带。

④髌骨下极点定1点,松解髌下脂肪垫与髌骨的粘连。

⑤髌韧带中(或髌韧带两侧缘)点定1点,松解髌韧带与髌下脂肪垫。

⑥胭窝部粘连点

C.股骨内上髁点在菱形窝横径上两端的稍下方可扪及股骨髁,在股骨内上髁的中点稍下方定1点。松解腓肠肌内侧头附着点的粘连。

D.股骨外上髁在股骨外上髁上定1点,松解腓肠肌外侧头、胭斜韧带的粘连和挛缩。

E.胫骨内侧髁在胭横纹的稍下方,可扪及膝关节隙,关节隙两端的下方为胫骨内、外侧髁’在内侧髁上定1点,松解半膜半腱肌及胭斜初带的粘连。

F.胫骨外侧髁点

⑦腓骨小头上点松解股二头肌、胭斜韧带的挛缩。

⑧切口的瘢痕粘连挛缩点依瘢痕不同状态和粘连、挛缩的程度可定多点。定点时应注意,尽量不要把点定于瘢痕线上,应定点于瘢痕线旁3~5mm处。这样,不会在剥离时将脆弱的瘢痕撕裂。如有撕裂,裂口大时需缝合,对整个手术将产生不良影响。其粘连情况有以下两种:

G.线型粘连。

H.片型粘连。

图片

⑨其他粘连点膝关节邻近部位的肌、腱、腱围结构等组织器官有粘连、瘢痕和挛缩改变者,亦应同时定点,予以松解处理。

图片

⑩股四头肌本身粘连挛缩点这些点,在术前一般是无法确定的。只有在手术中做相应手法时才能发现这些妨碍关节活动的粘连挛缩点。因此,这些点都是根据当时情况而定,无一定的规律性。然而,有时这些粘连挛缩点的处理却是非常有效地解决了关节的活动问题。

以上各点,可依不同病情给予不同的组合,灵活使用,所以不可死搬硬套。

针刀操作(图4-21~23)

髌上股直肌正中线上点这条线上各点的操作可分为两种情况,即髌骨上缘正中点和髌骨以上正中线上各点的操作有所不同。

A.髌骨上缘正中点此点多以I型刀操作。

刀口线与肢体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人皮肤,匀速推进,直达股骨骨面。先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直到刀下有松动感。然后,将刀柄向头侧倾斜,刀锋指向髌骨上缘正中,深人达髌骨骨面。调转刀口线90°,深人至髌骨上缘内侧面,切开髌周韧带,刀下有松动感为止,出刀。

B.髌上正中线上各点多以Ⅱ型和Ⅲ型刀进行操作。

髌上正中线上操作如下:刀口线与肢体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人皮肤,匀速推进,直达股骨骨面。放松刀柄,令刀体自然浮起,固定针刀于自然浮起的位置上,即股骨骨膜外。先纵行疏通1~2下,再将刀体向侧方倾斜,几乎与水平面平行,刀锋向髌上囊的外侧,到髌上囊的边缘处为止,行通透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每点均如此操作。

髌上股四头肌两侧缘点操作如下:刀口线与肢体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人皮肤,通过股四头肌腱,直达股骨骨面。刀柄向远中面侧方倾斜,与前正中矢状面呈15~30°角(即与股骨面平行)。刀锋深人至股四头肌腱的中线部,行通透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余下各点均同样操作。对侧各点亦同法操作,只是方向相反。

图片

③髌骨两侧缘点刀口线与肢体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刺人达髌骨骨面。调整刀锋至髌骨内侧面边缘,刀口线与髌骨缘平行,切开髌副韧带。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髌骨缘所定各点均同法操作。

④髌骨下极点刀口线与肢体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人皮肤,直达髌骨下极骨面。刀柄向肢体远端倾斜,几乎与皮面平行,刀锋深人至髌尖内侧面,调转刀口线90。,切开剥离脂肪垫与髌骨下极内侧面的粘连。

图片
图片

⑤髌韧带中点与髌钿带损伤操作相同,请参阅第二篇相关章节。

⑥腘部粘连点:

C.股骨内侧髁点刀口线与肢体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人皮肤,匀速推进,直达骨面。让刀锋自然浮起,固定刀体,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

D.股骨外髁点刀口线与肢体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人皮肤,直达骨面。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

E.胫骨内侧髁点刀口线与肢体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人皮肤,直达骨面。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

F.胫骨外侧髁点刀口线与肢体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人皮肤,直达骨面。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

⑦腓骨小头上点刀口线与肢体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人皮肤,直达腓骨小头骨面。调整刀锋至腓骨头尖部,穿过股二头肌腱,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

⑧瘢痕粘连挛缩点此瘢痕指开放性创口、手术切口所致的瘢痕。刀口线与肢体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人皮肤,试探式匀速推进,直达瘢痕之底部(可能是软组织,也可能是骨组织)。以下的操作可分为两种情况:

G.线型瘢痕瘢痕较小者,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瘢痕被松解。

H.片型瘢痕瘢痕较大者,先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瘢痕并未被松解;进一步则需松解大片瘢痕。先将刀体向瘢痕中心线的一侧倾斜,几乎与皮面平行,深入至侧方的瘢痕中,行通透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瘢痕的另侧同样处理。

⑨其他粘连点此粘连点包括膝关节远隔处的粘连点。如这些粘连点有碍关节活动也应予以疏通剥离。

⑩股四头肌挛缩点这些点,在术前不易估计到。但在术中,如果当松解术完成后,仍不能使关节改善活动功能的话,说明膝关节尚存在瘢痕、挛缩、粘连之处。此时,要在股四头肌上寻找较重的瘢痕,挛缩、粘连点’只有把它们松解开才能达到整个膝关节松解的目的。当找到这些紧张点时,可在股四头肌上给予纵、横疏通、剥离或横行切开剥离,往往立竿见影。

手法操作

①执行手法

操作的条件一是针刀闭合型手术对膝关节周围的粘连、瘢痕和挛缩松解得比较彻底,只有较少的粘连时;二是具有良好的肌松弛,往往在较好的麻醉下进行;三是应有良好的保护’要保护好膝关节上、下的骨骼不受损伤。

②手法扳动:

A.仰卧位实施手法将患膝置于手术台边缘,使膝关节胭窝横线与台边平行,一助手保护好股骨下端,施术者一手握住胫骨上端,一手扶持小腿的下段,以渐进的施力方式,逐渐增加屈曲力度使膝关节增加屈曲度数。如股四头肌确实紧张,可找到最紧张的部位予以松解,达到改善膝关节屈曲度的目的。如果膝关节巳近屈曲90°的状态,可改变体位,以屈髋、屈膝位,继续进行手法操作,直到膝关节屈曲最大限度为止。

B.俯卧位实施手法病人俯卧位,一助手双手保护股骨下端,施手法者握住小腿中下段,缓慢屈曲膝关节,并逐渐加力,使膝关节屈曲至最大限度。

③外固定

当手法扳动结束后,给予膝关节屈曲外固定。其方法可自己选定。常用的方法是“8”字绷带固定法。先将患肢小腿下1/3和大腿上1/3以棉垫和手术巾包好。然后,屈曲膝关节至最大限度,以绷带(3裂宽度)做连续“8”字固定。此固定不得压迫血管和神经。

术后药物治疗

因为本手术属大型骨科手术,在针刀闭合型手术中,属侵袭较大者,而且进人关节腔,故一切均按照骨科术后处理原则进行。

①给予足够的止痛药物。如病人疼痛较重,应给予足够的止痛药物,量应足,时间应及时。只有这样才能使病人休息好,康复好。

②给予有效的止血药物三天。

③给予预防感染的药物预防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除在无菌操作上严格要求外,必要时也可以给予足量有效的抗菌素3~5天。

【护理与康复锻炼】

图片1、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和变化病人返回病房后,要对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及时测量脉搏、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病人的异常变化,及时处理。特别是麻醉尚未消失时,更应仔细观察。

图片2、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情况患肢的血运与肢体的位置、固定物的位置和松紧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固定物特紧导致血运障碍者,需及时调整松紧度,即要保持循环正常,也要保证肢体固定的角度。有时,由于固定物未加衬垫,直接压迫皮肤,很易发生血运障碍,值得注意。

图片3、密切观察患肢感觉改变这里有两个方面,一是疼痛较重,一是无疼痛。这都不是很正常的表现。术后疼痛,一般来说都要有,但剧烈疼痛就要提高警惕,要认真检查肢体的循环状况,神经有无受压的表现。当除外神经受压和血供不良情况后,可以给予足量止痛药物。

图片4、如有硬膜外导管,要注意无菌管理,避免污染。

图片5、一般在一、二天后可以下地站立,三天后可以下地行走,做膝关节功能锻炼。在功能锻炼时,不管做多少次,关键是要把动作做到位,应做到关节的最大屈曲和伸直度,以保证关节功能的顺利恢复。

【注意事项】

图片1、外伤、术后的关节强直是医疗上的一大难题,膝关节尤其如此。故在选择适应症时一定要慎重。不符合条件者,如关节已有骨性融合、关节间隙特别狭窄(似乎无关节间隙)时不宜做针刀闭合型手术。在不具备条件时,如皮肤瘢痕大,粘连重,皮肤长度不够等情况下,应先做各局部松解治疗,待条件成熟时再做关节松解术。

图片2、既然关节强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而强直的关节情况又千差万别,因此不能希图所有病例在一次针刀闭合型手术中解决全部问题。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别对待。也就是说,不能一味勉强要求一次针刀闭合型松解术后达到完全正常状态。如果强直确实特别严重,则可以通过分次手术来处理。这样即符合客观实际,更符合病人的利益。相反,一味追求一次成功的做法,往往会出现失误或造成严重的副损伤,那时,则悔之晚矣。

图片3、同骨科关节手术一样,认真做好术前的备皮、消毒及严格的无菌操作,严防感染。一旦出现感染将前功尽弃,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图片4、对于关节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解剖必须要有清晰的认识,一定要避免坐骨神经或腓总神经、胫神经的损伤。

图片5、要充分估计到骨质疏松的程度,这对手法扳动时的力度有着极重要的意义。严重的骨质疏松,在实施手法时,随时可产生病理性骨折,而且完全可能并没有响声。所以,在施行手法时用力一定要柔和,增加力度时要循序渐进,不可暴力,以免造成骨折并发症。为了及时发现副损伤,在膝关节矫正术后应及时摄膝关节正侧位片,如有损伤也可以尽早处理。

图片6、术后要严密观察病人的全身状态,更要细致观察患肢的皮肤温度、肤色、动脉搏动及感觉改变,及时发现神经、血管并发症。

图片7、病人下地以后,关节有接触痛或有足跟叩击痛而高度怀疑骨折时,要及时摄取X线片,早期发现,妥善处理。

图片8、术后功能锻炼是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重要步骤,不可小视。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刻苦进行功能练习,才能保证关节功能的正常恢复。

王海东教授针刀医学亲传弟子班Image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通   知

各相关单位/个人:

中国针刀医学与小针刀疗法是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刀医学研究中心教授朱汉章先生于1976年发明的小针刀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用于治疗软组织疾病的临床新方法。目前在全国针刀医学界众多从事针刀医学临床一线医务者的努力下,中国针刀医学体系历时44年从理论与临床正在形成。
从朱汉章的小针刀疗法到针刀医学,至今已经走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针刀医学基础理论和针刀医学临床诊疗体系。作为一个年轻的医学新学科,针刀医学正在茁壮成长,其在医、教、研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势头引人瞩目。作为一种具有鲜明中西医结合特色的超微创治疗技术,针刀疗法已帮助数以亿计的患者解除病痛。据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临床应用针刀疗法开展医疗活动的各专业医务人员多达数十万人,针刀医学的高等教育体系也日臻完善,日益凸显了这一新兴学科的旺盛活力及无可质疑的临床价值。
针刀医学自诞生以来,就以其源自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天然优势显示出巨大的包容性,体现在几十年来针刀医学因吸纳各种新的医学理论与临床技术而不断得到发展,针刀疗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临床治疗体系,临床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但在学术界达成共识的主要适应证仍然是慢性软组织疾病。相关期刊文献的统计结果显示,现已公开报道的针刀疗法治疗的疾病种类已多达145种。但并非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采用针刀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对针刀治疗的疗效有直接影响。从目前针刀的临床应用来看,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如肩周炎、网球肘、肩胛提肌损伤、冈上肌损伤、菱形肌损伤)、关节疾病(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侧弯)等9大类疾病是针刀治疗的主要适应证,在慢性软组织损伤与疼痛方面疗效尤为突出。
在中国针刀医学发展的进程中,涌现出众多的针刀医学名家,而甘肃省中医院风湿骨病科王海东主任,更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在多达二十多年的针刀医学一线临床工作中,从学习针刀医学理论到针刀医学临床,正常用于临床针刀治疗,到成功获得疗效及病人的肯定,王海东教授从多年针刀医学临床一线工作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针刀医学治疗风湿骨病的经验与心得体会。
为了规范针刀医学诊疗技术,普及推广针刀医学治疗技能,同时交流各地针刀医学临床诊疗先进经验。由北京萃博针刀医学研究院主办、甘肃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承办于2025年6月13日-21日甘肃省中医院风湿骨病临床治疗中心开展“王海东教授针刀医学亲传弟子班”开课,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主办单位】北京萃博针刀医学研究院
【承办单位】甘肃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
【协办单位】甘肃省中医院风湿骨病临床治疗中心
【协办单位】甘肃省针灸学会
【培训对象】凡从事骨科、风湿科、疼痛科、针灸推拿科、针刀、软伤科、麻醉科、康复理疗科、内科等各级医院、门诊、诊所的临床医生、中国针刀医学界的新老学员均可报名参加。
【培训内容】见红头文件(请电联18500084363)
【主讲专家】王海东教授 
Image

【助教专家】田雪梅教授、王爱华教授、李伟青老师、王雨生助教

【培训时间】2025年6月14日—21日(13日报到,全程8天)
【培训费用】6800元(培训期间食宿、交通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报到/培训地点】甘肃省中医院风湿骨病临床治疗中心
凡是在本次亲传弟子班学习结束后,成绩合格的学员均可享受以下福利:
  1、免费获赠王海东教授书籍一本人卫版《针刀医学临床规范治疗常见风湿骨病》
  2、长期免费跟王海东专家门诊学习。
  3参加学习合格优秀者收为正式入门弟子,并颁发甘肃省名中医王海东亲传弟子证书。 
  4个人门诊或者科室审核合格者会颁发针刀传承基地挂牌。
   王海东教授要求参加学员资格与品德如下:
   为人诚实、谦虚、人品好、爱学习、爱中医,有执业医师资格证者优先。
【联系方式】
  负责人:张 悦
  电   话:18500084363(同微信)
  邮   箱:1065773853@qq.com
【注意事项】
    1、请及时填写报名回执表并通过微信发至组委会,我们将根据回执信息在开班前半月统一发送培训报到须知以及相关资料。
    2、报到时请携带以下资料:身份证复印件、一寸免冠彩色照片两张,白大褂一件。
注:为使本次培训顺利进行,组织严谨,所有参加人员均需以提前10天确认正式参会并注册生效为前提,同时请注明参加班次,执行优先原则,谢绝空降。为保证教学质量,本班限定20人,请学员务必提前电话或微信报名并支付1000元报名费,以便科室教学安排。复训学习每个人需交200元的复训学杂基础费用。
Image

   拜  师  仪  式   

(建议WIFI环境下打开)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