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0以内数的认识(例1例2)”教学随记

 ytyi 2025-04-29 发布于江西
图片

      数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是重中之重!在例题1例题2的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课前体验

     学习新课以前,我布置了一项任务:每人回家数出1000颗豆子。通过反馈,我发现有一颗一颗地数的;有两颗两颗地数的(一双一双数出了500双);有十个十个地数的;有一百一百地数的;还有数出一把豆子,估数出一千的。孩子们方法多样,兴趣浓厚,数完很有成就感。“我数了好几遍,中间有数错了”。“我数了20多分钟”。“我知道1000颗豆子有多少了”。数数的经历,提炼了更好方法,初步体会了1000的“大”,丰富了孩子对数的认识!

二、估算意识的培养

     师:我们班有多少同学?你知道12班(14班)有多少同学吗?

     生:55名(54名)。

    师:我们二年级每个班都有50多名同名,你能估一估全年级14个班有多少同学吗?

……

     生1:把每个班想成50人,10个班就有500人,另外4个班也有200人,还有几个人算起来700多吧。

     生2:两个班大约100人,14除以2等于7,大约700多人。

     问题抛出后,很多同学是没有思考的猜。其中两个同学的回答很精彩。第一位同学直接把数想象成整十数计算,直接用到了后面学习的估算方法。第二位同学,看到两个50多,马上想到了100与50的关系,并加以应用,数感很好。这两位同学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他们在体会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为其他同学打开了思维之路。

三、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

     “数是数出来的”。课始,数数是让孩子们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后面,我们必须引导孩子找到合适的方法。因此,数数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数数内容:

选择合适的方法,从下面各数开始,数到一千。

400、870、905、987

     孩子们通过观察思考,分别找到了不同的数数方法:一百一百的数,一十一十的数,五个五个的数,一个一个的数。数感就在选择方法、数数中慢慢发展。

四、想数拨珠子,发散思维

     认识“千”是学习重点之一。那么1000究竟是多少?它和哪些数的关系密切?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你能想到一个数,只要添上一粒珠子就能变成1000吗?

大家独立思考后交流得出:999添1个一,990添1个十,900添1个百,最后我补充“0添1个千”,孩子们都笑了。他们在活动中获取了新知,发展了思维,收获了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