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需要悟性!一碗桂枝汤,治好肩周炎,悟到才是学到

 mxb08 2025-05-02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上午,我翻阅从前的老医案,发现了一则,用桂枝汤治疗肩周炎的故事。

我有些说不清,之前给没给你说过。但是看过医案后,我忽然发现,这里蕴含的道理太深刻了。我觉得,我有必要,再和你为此聊几句。

我跟你说啊,中医这东西,是需要悟性的。悟性够了,很多事一看就透。悟性不够,很多事你就看不明白。

图片

比如说,“营卫不和”这四个字。你说它到底包含了多少内容和玄机?没点悟性,还真就看不出来。

故事是这样的。

话说一个女子,当时50岁。什么毛病呢?就是左侧肩关节疼痛,两年来时轻时重。中西药,以及针灸理疗等办法,都用过,效果平平,时好时坏。

最近这一个月,也就是打年初开始,患者的病情忽然加重,左侧肩膀酸痛不已,抬举困难,活动受限。无奈之下,患者投中医治疗。

刻诊,患者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细问得知,患者现在有些头晕,恶风,但是不发热,也不咳嗽。二便还算正常。最主要的,就是这个左侧肩膀,疼的厉害。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寻思片刻,提笔书方一首。但见——

桂枝、白芍各15克,当归、熟附子各10克,大枣5枚,炙甘草6克,生姜3片,蜈蚣3条。

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连用5剂,诸证大大减轻。效不更方,原方再投15剂,患者诸证息平。医家嘱咐,将来到了冬季,常服当归生姜羊肉汤,以巩固疗效。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98年的《新中医》上。医家姓陈,是当时广东省南海市的一位基层杏林前辈。

现在,我们聊聊这背后的道理。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在于营卫不和。

怎么理解呢?

其中这个卫,指的是卫气,是运行于脉外,起到防御作用的一种气。医案里的患者,恶风,说明有外面的风邪,伤了卫气,卫气不能固护肌表,所以恶风。同时,患者脉浮,脉浮说明卫气在和风邪作斗争。风邪,作为六淫之首,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伤人的卫气。

图片

好,再看这个营。营指的是什么?是营血,是行于脉内的营血。患者局部疼痛,说明营血不通,不通则痛。脉象紧,说明患者痛,同时也受了寒邪。紧脉,主寒、痛、宿食。

好,到这里,我们就能归纳出来了。患者发病,是因为外受风寒之邪。风寒之邪的影响下,患者卫气受损,营阴凝滞。这样的一种状态,就是营卫不和,在风寒之邪的影响下出现的营卫不和。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调和营卫。医家当时用到的,是桂枝汤加味。你看——

桂枝、白芍各15克,当归、熟附子各10克,大枣5枚,炙甘草6克,生姜3片,蜈蚣3条。

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这就是桂枝汤。桂枝汤能干啥?可以调和营卫。桂枝解表散寒,提振卫气,配合辛温发散的生姜,可以逆转风寒对卫气的伤害。白芍养阴血,偕健脾养血的大枣,改善风寒对营血的伤害。

在这个基础上,配当归,养血活血,助白芍一臂之力,让营血充盈通畅。附子温阳散寒,助生姜和桂枝的一臂之力。蜈蚣3条,可以通络止痛。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

它的核心,就是调和营卫。我们从患者的舌脉特点,判断出其发病缘由,这就是外感风寒,营卫不和。然后,用桂枝汤加味调和营卫,内和营血,外散风寒,让问题得到完美解决。

所以,什么是调和营卫啊?这就是调和营卫。它并非不好理解。我们静下心来领悟它,会发现,它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都有身影,都贡献过力量。关键是,我们能否看得见它、感受到它。

眼下又到了盛夏。天气热,很多人离不开风扇和空调。在此影响下,外受风寒而导致肩膀等处疼痛的情况,时有发生。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表,是值得重视的治疗之道。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我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