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苓桂术甘汤 温阳化饮 健脾利湿

 夏医师 2025-05-02

苓桂术甘汤

首次出现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中,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苓桂术甘汤被用于更广泛的治疗范围,包括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等症状。

此方是由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6克、甘草6克四味药材组成,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的功效。用于治疗脾阳不足、水饮内停之证。

1. 茯苓(君药)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为方中主药,直接消除水饮。

桂枝,臣药,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温阳化气,助茯苓利水,兼散寒解表,增强君药功效。

白术,佐药,苦、甘,温,归脾、胃经。 健脾燥湿,助运化水湿,防止水饮再生,兼制水湿上逆。

甘草,使药,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调和诸药,益气和中,缓解桂枝辛燥之性,引药入中焦。

方剂配伍特点

君臣佐使协同:茯苓利水为君,桂枝温阳为臣,白术健脾为佐,甘草调和为使,共奏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效。

药性平衡,辛温(桂枝)与甘平(茯苓、甘草)结合,温而不燥,利而不峻。

功效:温阳健脾,化饮利水。

用于脾虚水停所致眩晕、心悸、胸胁胀满、咳喘、小便不利等,

禁忌:阴虚火旺、湿热内盛者慎用。

此方结构严谨,药简效宏,体现了中医“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临床应用需请中医师辨证论治,四诊合参,不可盲目滥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