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金文、楚系简帛、小篆构形与楷书一致,由“害、刀”左右组成,金文中,有的“刀”在左边。“害”用形,在此表示身体被剔除一块儿肉后留下一片缺口之状;“刂”用义,表示刀子。 配音“各”,阴平,在此表示脚与脚印的对应关系。构意是指就像提起脚来,留下脚印般,剔去肉块儿后,留下了一片疤痕。 本义是宰割、剔肉,引申为分割、割裂、斩断、截断、舍去、损害等。“割”主要是为了区别于“刺”而创造的,“刺”指用尖锐物刺扎,“割”指用刃具割裂。 《虞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商书·汤誓》舍我穑事而割正夏?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周书·大诰》弗吊天降割于我家。《多士》有命曰:割殷。《君奭》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多方》亦惟有夏之民叨懫日钦,劓割夏邑。《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割臂盟公。《襄公三十一年》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定公四年》王割子期之心,以与随人盟。 《老子·第二十八》故大制不割。《第五十八》是以圣人方而不割。《论语·乡党》割不正,不食。《阳货》割鸡焉用牛刀?《孟子·万章上》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人间世》漆可用,故割之。《让王》割牲而盟以为信。《盗跖》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东汉·王充《论衡·本性》长大之后,禁情割欲,勉励为善矣。 《尔雅·释诂》裂也。《疏》谓以刀裂之也。《说文》剥也。从刀,害声。《段注》割为残破之。<尚书>多假借“割”为“害”,古二字音同也。《广雅》断也。《玉篇》截也。《广韵》剥也,害也,断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