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发现很多中老年朋友特别关注自己的心肝脾肺肾,却常常忽略了最重要的器官——大脑!不少人以为记性变差、反应变慢是"年纪大了正常现象",结果一查CT,脑萎缩已经悄悄找上门了。今天就从中医角度告诉你:脑萎缩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而你的睡眠质量,就是大脑健康最直接的"报警器"!
睡觉时经常出现下面这4个症状,千万别不当回事,这可能是大脑在向你求救!很多脑萎缩早期的患者,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明明身体很累,但一躺下就思绪万千,越想睡越清醒。
这种情况在中医里叫"阳不入阴",是肾精亏虚、心肾不交的典型表现。如果你长期入睡困难,躺下后控制不住地想事情,甚至出现莫名的焦虑感,就要警惕大脑功能开始退化了。
肝藏血,血舍魂。肝血充足,魂有所归,人才能睡得踏实。而脑萎缩的一个关键诱因就是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细胞长期缺氧、营养不良。
如果你发现自己半夜易醒,白天还经常头晕、健忘,千万别简单归咎于"年纪大了",这可能是大脑萎缩的早期信号!
有些人睡觉时手脚突然抽动一下,或者无意识地踢腿、挥胳膊,甚至说梦话、磨牙。
很多人觉得这是"睡得香",其实恰恰相反!在中医看来,这是肝风内动的表现,说明你的神经系统已经开始出现不稳定的征兆。
最危险的一个信号,就是白天昏昏沉沉,一到晚上反而精神。这种情况在中医里叫"昼夜颠倒",是典型的"阳气不入阴"的表现。健康的人应该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阳气白天旺盛,晚上收敛。
但如果肾精亏虚,髓海不足,大脑的调节功能就会紊乱,导致该睡的时候睡不着,不该睡的时候却困得不行。
很多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早期患者,都有这种"生物钟紊乱"的问题。
如果你发现自己或者家人最近总是白天打瞌睡,晚上却异常清醒,甚至半夜起来做无关紧要的事(比如翻箱倒柜、无目的地走动),一定要提高警惕,这可能是大脑萎缩的明显征兆!
既然脑萎缩不是一天形成的,那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提前干预,延缓甚至逆转它的发展。老郭给大家三个实用建议,照着做,让你的大脑老得慢一点!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所以养脑先养肾!平时可以多吃黑芝麻、核桃、黑豆、桑葚这些补肾填髓的食物。如果肾虚比较明显,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一些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药材调理。
脑供血不足是脑萎缩的罪魁祸首,所以活血化瘀是关键!平时可以适当喝点丹参、三七、川芎泡的茶,或者用天麻炖鱼头这类食疗方,促进脑部血液循环。
晚上11点前必须睡觉!因为子时(23:00-1:00)是胆经当令,丑时(1:00-3:00)是肝经当令,这两个时辰不睡觉,最伤气血,直接影响大脑的营养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