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低心血管风险,这2个血脂指标或比低密度脂蛋白更重要!如何降下来,本文说清楚

 文墨典 2025-05-02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后面的内容,先来为没看过这篇文章的朋友对该研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图片
这项新发表的大型研究发现,相比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大约有十二分之一的患者,单纯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严重低估他们的心血管风险),通过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a这两个指标,能够更全面的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载脂蛋白B是我们身体中运载胆固醇的主要结合蛋白,它的数量多少,预示了会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坏胆固醇总量”,相比低密度脂蛋白,它涵盖的胆固醇类型更广泛,除了占绝大多数的低密度脂蛋白以外,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等密度脂蛋白等,包括另一个心血管疾病评估指标脂蛋白a,它们身上都会结合一个载脂蛋白B。
脂蛋白a是一个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重要血脂指标,它的结构类似于低密度脂蛋白,但如果水平过高,又独立于低密度脂蛋白之外带来心血管风险,这个指标受饮食、运动,他汀类药物等的影响很小,往往与个人体质有更大的关系。
图片
研究发现,载脂蛋白B每升高一个标准差,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就会升高34%,而脂蛋白a每升高一个标准差,心血管疾病风险会增加20%,而且脂蛋白a带来的风险增加,是独立于载脂蛋白B之外的。
因此,不管是尚未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朋友,还是已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我们在关注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同时,也要注意积极关注上述的两个血脂指标。
在分享这项研究过后,有不少读者朋友问,对于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a这两个指标,我们又该如何加强控制呢?今天的这篇文章,就重点来和大家谈一下这个很多朋友关心的问题。
对于载脂蛋白B来说,它结合的脂质类型是比较多的,除了我们饮食摄入的脂质营养转化的初期阶段形成的乳糜微粒,其他的“坏胆固醇”类型,包括低密度脂蛋白,中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等,都结合着载脂蛋白B,因此,控制这个指标,其实是对血脂谱的更全面控制。
图片
载脂蛋白B中,极低密度脂蛋白仍然是占比最高的,所以它仍然是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首要目标。如果我们发现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我们还是要作为重点,要积极的予以控制。
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我们除了要做好健康饮食,加强运动锻炼等生活干预方式以外,也可以使用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抑制剂类等药物进行加强干预,一般说来,把这个值降下来,就等与把载脂蛋白B降下来了一大半。
除了要注意低密度脂蛋白以外,载脂蛋白B中另一个重要的“坏胆固醇”是颗粒更大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它是乳糜微粒转化为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脂质的初级代谢产物,甘油三酯使其主要成分。
在这项新研究中发现,如果在同等水平下,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升高,比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带来的心血管风险更大,但由于它的数量仅为低密度脂蛋白的十分之一左右,所以对心血管风险的贡献才相对较小。
因此,对于存在甘油三酯升高的朋友,一定不要忽视这个指标,积极控制甘油三酯水平,就是在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是在降低载脂蛋白B的水平。甘油三酯的控制,生活调理的作用非常显著,清淡饮食,杜绝高脂高糖,加强运动锻炼,都能够显著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图片
对于一些重度升高的朋友,可以考虑使用贝特类药物,单组分鱼油衍生物(如IPE)等制剂进行降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等药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如果控制好了上述的两个血脂水平,载脂蛋白B的水平也就进一步下降了。有些朋友可能会说,我都控制了两个指标,载脂蛋白B为啥还是偏高呢?
这种情况需要解释一下,在新研究中,研究者使用的是核磁共振技术测量的不含脂蛋白a的载脂蛋白B颗粒水平,而我们日常抽血检测,血脂7项中的载脂蛋白B,则是含有脂蛋白a 的。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严格控制了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但脂蛋白a 的水平仍然较高的话,载脂蛋白B的水平可能仍然会偏高。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关注一下“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个值,如果这个值已经控制到了较低水平,则说明非脂蛋白a的载脂蛋白B水平,就已经控制的还可以了。
脂蛋白a是一项独立于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之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但它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受生活因素影响较小,因此如果不进行药物干预,人一生中脂蛋白a的水平可能是相对固定的,那些天生就脂蛋白a偏高的人,其额外的心血管风险就更高。
坏消息是,目前还没有能够专门应对脂蛋白a升高的药物获批上市,因此,对于存在脂蛋白a升高的朋友们来说,我们目前能做的,主要还是控制好其他的血脂指标以及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吸烟等心血管风险因素,尽量的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
图片
尽管目前已经上市的PCSK9抑制剂,对于脂蛋白a有一定的降低调节作用,甚至某些PCSK9抑制剂能够使脂蛋白a降低50%左右,但这不是该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靶点,也往往很难将升高的脂蛋白a降低到安全水平。
好消息是,目前已经有两款专门针对,小分子RNA干扰药物正在开发进程中,这两个药物通过皮下注射给药,能够使脂蛋白a降低幅度高达90%以上,而且已经均已完成了2期临床,有一款已经正在进行3期临床,相信几年内这两个专门降低脂蛋白a的药物就会获批上市,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控制带来新的用药选择。
希望今天的这篇文章能够对大家更全面的加强血脂控制,更全面的降低心血管风险能够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更靠谱的健康科普知识。 #心血管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