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纪轻轻就血脂偏高?怎么快速把指标“吃”回去?

 常笑健康 2021-07-27

血脂异常通常悄无声息,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糊住”一根又一根血管。如果年纪轻轻就血脂异常,对将来的健康影响有多大?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最新研究表明,即便中年时期血脂水平相似,但年轻时就血脂高的人,中风、心梗等心血管疾病风险更高;而且哪怕在血脂得到控制后,也仍然有残留风险。

年轻时欠的健康债,到中老年时必然要还,因此管好血脂要趁早!

年轻时高血脂,

更容易发生中风、心梗


这项前瞻性研究由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支持、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领衔开展,在1985年-1986年期间纳入了4958名平均年龄25岁中青年人,持续追踪长达35年之久。

起初,研究人员对这些中青年人的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心血管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估,并在随后30多年时间里,定期随访了9次。

当这些受试者步入中老年之时,差异开始显现。在他们40-66岁期间,共有275人发生了心血管事件,包括中风、心梗、冠心病等。

研究团队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标(>2.6 mmol/L)的累积暴露量(超标幅度×年数)越多,上述心血管事件风险就越高。

比如,LDL-C超标的累积暴露量最多的25%人群,在55岁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是8.6%,累积暴露量最少的25%人群,这个概率只有2.6%,整整高出3倍多!

与此同时,越年轻患高血脂,心血管事件风险也越高。

比如,同样40岁、胆固醇水平相同的两个人,中风、心梗的风险大不相同:相较于年纪大了才血脂升高,年纪轻就血脂高的人,心血管事件风险要高得多。

最后这项研究的专家们指出,“我们发现,年轻时LDL-C升高,即使后来LDL-C控制好、降低了,心血管升高的风险仍然存在。在生命早期对动脉造成的损害可能是不可逆的,而且似乎会持续累积。”

这意味着,年轻时的血脂水平,与长期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密切相关,如果能在早期管好血脂,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血脂异常

不同指标不一样饮食风格


判定血脂是否异常,主要有四项指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好的脂蛋白”,它可将胆固醇从血管送到肝脏,并予以排除;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坏的脂蛋白”,它可将胆固醇保存在血管里,形成脂肪沉积,导致血管病变,引发心脏病等。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血脂异常参考标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低,其他指标越高,意味着血脂异常越严重。

对于血脂异常,饮食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针对不同指标,建议做不一样的饮食改善。


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偏高

限制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最好控制在每天300毫克以下。

不建议吃动物内脏、脑、蛋黄、鱼子酱、虾酱,以及螃蟹、鱿鱼等无鳞鱼类。

适当多进食含植物固醇的食物,比如黄豆、坚果等。植物固醇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总胆固醇水平。


单纯的“好”胆固醇偏低

增加富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主要为水果蔬菜,可以提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日常忌食反式脂肪,少摄入饱和脂肪,如动物油脂、棕榈油等。高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饮食往往降低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戒烟,并增加有氧运动,可以在几周内有效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单纯的甘油三酯偏高

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总量:烹调用油每天最好不超过50克;植物油优选橄榄油、菜籽油、亚麻籽油;不吃肉眼可见的肥肉或动物油脂、奶油。

不吃或少吃甜食,过多摄入的糖分超过人体所需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从而导致体内甘油三酯偏高。

蛋白质食物以豆制品、去皮禽肉、鱼类、精瘦肉、蛋类为主。

乳品类最好选择低脂或脱脂奶制品。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帮助减少脂肪的吸收。

烹调方式上,应以蒸、炖、煮、烩、卤为主,少吃煎、炸食品。

控制好血脂,越早越好


高血脂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血脂升高,容易导致血液粘稠度上升,动脉硬化,长期如此还容易导致脑梗塞等疾病的出现。而高血脂的情况,一般人认为在中老年人中非常常见,实际上,据统计,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也加入到了高血脂的队伍中。

中老年人患上高血脂,多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血管自然老化等原因导致的。而中青年人高血脂,排除掉遗传因素等,多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因此需要注意改正并加以预防!

中青年人患上高血脂,多是因为常做3件事:
1
高盐高脂肪的饮食
与中老年人相比,大多数中青年人有非常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例如,他们经常喜欢吃一些高盐高油的外卖食品,他们经常喜欢吃一些甜点,奶茶,饮料和果汁。
 
经常吃这些食物实际上是非常不健康的,因为它们含有高糖、高油和高盐。长期摄入会导致血脂升高,血液粘度增加,容易诱发血栓形成。
2
睡眠不足,经常熬夜
研究发现,如果你长期睡眠不足,患高脂血症的风险会增加。尤其是女性,如果她们每天增加一小时的睡眠,她们患高脂血症的风险会降低17%。
 
实验表明,睡眠不足会间接引起脂肪代谢异常和脂肪。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熬夜、失眠的人,容易引起代谢紊乱、血脂异常、心血管损伤和冠心病。
3
很少锻炼

"葛优躺"虽然舒适,但长期不运动,会导致体内脂肪过剩,消耗不及时,而且容易引起肥胖的出现。肥胖会导致身体免疫系统下降,进一步堵塞血管中的脂肪沉积。

另一方面,定期锻炼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高脂血症的风险。

对于老年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的同时要定期检测血脂。

一般老年人应每年检测血脂;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检测1次血脂。

最后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少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药物之间可能会起反应,服药或调整用药前一定要看医生,谨遵医生开出的药方和剂量,才会给健康多一份保障。

一个人的血脂变化轨迹显著影响心血管病发生风险,20~42岁是血脂干预的关键窗口期,因此控制血脂越早越好。千万要关注自身血脂问题,即便轻微超标,也会影响心脏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