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症是世界上非正常(提早)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种,血压虽高,西方医学但不能明确知道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是这种类型的高血压。基于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能够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反之,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则称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人群中多数为原发性高血压,但明确诊断原发性高血压,需首先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现在认为,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5%~10%。所以就笼统归因吧,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和遗传,吸烟,喝酒,高盐、高脂、高糖饮食,肥胖,精神过于紧张,年龄偏大等因素有关系。原发性高血压的危害甚多,对心脏、脑部、肾脏、血管、视网膜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西方医学不能明确病因,但是可以治,奇怪不,治起来你担心不,高了就压下去,简单粗暴。关键是吃一辈子的人都说有道理...... 世界上不应该有治病要吃一辈子的药的事情,吃一辈子还好不了。找出病因,审症求因,还得是老祖宗的智慧, 高血压病在中医学属于“眩晕”范畴。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治病求本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降压中成药可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西药的副作用,进一步提高疗效。日常高血压中成药用药中,推荐7味中成药疗效准确、安全性高、可及性较高。适应症: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心悸、失眠;高血压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适用人群: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者(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兼见急躁易怒);口苦,舌红,苔黄,脉弦。亦可用于合并高脂血症、心悸、失眠的原发性高血压者。 方药特点:鲜松叶与葛根相配,既能化浊降脂,使血液得到净化,改善血液黏稠,以“治血”,又能活血祛瘀,使血管恢复弹性,改善血管老化,以“治脉”,体现了“血脉同治”的组方特色。配以珍珠层粉主要起到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改善临床症状以“治标”,体现了“标本兼顾”的组方特色。鲜松叶、葛根、珍珠层粉三药合用,通过“血脉同治,标本兼顾”,共奏平肝潜阳,镇心安神之效。适应症: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等所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 适用人群: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兼见耳鸣)者;亦可用于合并血管内皮损害的原发性高血压者。 方药特点:方中天麻、石决明、钩藤平肝熄风为君药;黄芩、栀子泻火清热为臣药;桑寄生、杜仲补肝益肾,益母草活血清热利水,茯苓、首乌藤安神定志,牛膝补益肝肾、活血通经、引火下行,为佐使药;全方有补有泻共奏平肝熄风、潜降亢阳、补益肝肾之功。适应症:用于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肝肾阴虚证。症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腰膝酸软,心悸不寐,耳鸣健忘,便秘溲黄。 适用人群:原发性高血压肝火亢盛、肝肾阴虚证(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兼见面红目赤、腰膝酸软)者。 方药特点:夏枯草清肝火、解肝郁,何首乌补益肝肾之阴起到清热平肝、补益肝肾的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总外周阻力、 对心率和心脏泵血功能均无影响。适应症: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以及上述诸病引起的头痛、头晕、目眩、耳鸣、失眠等症。 适用人群: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兼见耳鸣、失眠)者;亦可用于合并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的原发性高血压者。 方药特点:方中的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为君药;杜仲补益肝肾、强筋骨,为臣药;野菊花清热解毒、疏风平肝,杜仲叶补益肝肾,川芎活血行气,为佐药。诸药合用,具有平肝息风、益肾定眩的功效。该药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动脉顺应性,降低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保护心脑细胞,改善脑细胞代谢;降血压;镇静。适应症:用于高血压,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心悸、失眠等症。 适用人群:原发性高血压肝火亢盛证(主要表现为头晕、心悸、失眠)者。 方药特点:由罗布麻叶、菊花、山楂组成,罗布麻叶平肝清热,为君药。其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其具体作用机制复杂,与其多种药物成分有关,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降压功效。适应症:用于肝阳上亢,血压偏高,头昏头晕,失眠健忘。 适用人群: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兼见项强)者。 方药特点:方中磁石、石决明、珍珠母平肝安神明目;钩藤、地龙清热平肝熄风;夏枯草清肝火,解头晕胀痛;丹参、生地黄、槐米清肝凉血;当归、水蛭活血祛瘀,扩张血管;牛膝引血下行。诸药合用,共奏平肝潜阳,清脑降压。适应症:心肝火旺、痰热壅盛所致的头晕目眩、头痛失眠、烦躁不安;高血压病见上述证候者。 适用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心肝火旺、痰热壅盛证(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兼见烦躁不安)者。 方药特点:方中羚羊角入肝经,凉肝息风;珍珠平肝潜阳,清肝泻火;水牛角浓缩粉清热凉血;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白芍、党参、黄芪益气生津,滋阴增液,柔肝舒筋;决明子清泻肝火,兼滋肾阴;川芎上行头目,祛风止痛;黄芩清热泻火,凉血;甘松行气止痛,开郁醒脾;薄荷清利头目,疏肝解郁;郁金解郁开窍,清心凉血。诸药合用,共奏清心化痰,平肝安神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