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古桥-吴中-和丰桥

 黄之中 2025-05-02
和丰桥又名中美桥,位于甪直镇东、西市的交汇处,南北向跨甫里塘(现称东、西市河),地理坐标为:东经120°52'10.4',北纬31°16'25.0'。
图片
图片
图片
胡忠勤《姑苏桥》介绍:和丰桥(中美桥)现为武康石、青石、花岗石混构单孔拱桥,长18.25米,中宽2.68米......桥身设置4根长系石,青石拱券分节并列砌置。从造桥的发展历史来看,这种未施横向长铰石(俗称龙筋),仅用宽窄不一的石拱板分节并列、两端错缝砌置的方法,大致出现在明朝以前。因此,中美桥现还完全保留着宋代砌筑桥拱的印痕。其实,胡先生说的这种砌置方法,是明代石拱桥的典型特征。
桥身地袱以上部分,包括步阶、桥栏、望柱、抱鼓石等明显是用新材料新砌的,金刚墙与拱券也重修过,仅部分石材看着有点年代,而关键的拱券几乎都是全新的材料。不知道重修时是如何运用古代工艺施工的?
图片
现桥无桥额、无铭文,《姑苏桥》说:桥西北侧的楹联石上刻有“XX吉辰重建”字样。
图片
图片
清代以前的地方志没有记载和丰桥或中美桥。康熙《苏州府志》载“和丰桥”,无注释。乾隆《苏州府志》因之。乾隆《吴郡甫里志》载:“和丰桥,在市中,又名中美桥,宋朝建。”民国《吴县志》载:“和丰桥,一名中美桥,宋朝建。”上下二三百年里,记载是一样的,也不见重修重建记录。
光绪许玉瀛《甫里志稿》载:“和丰桥,环石,在里之中,故有名中美桥,宋建,桥下环洞全规,底如其穹,经久弥固”。即许玉瀛认为中美桥是全圆拱,所以经久弥固,却没有说东美桥为全规,后世却传说东美桥为全圆拱,看起来传说也会移位和走样。现在看到的和丰桥是弧形拱,这是宋代拱桥的特点。
中美桥南堍接环玉桥西堍,两座桥形成八字桥。乾隆《吴郡甫里志》载:“环玉桥,在和丰桥南之左,崇正初建,康熙辛未秋圮,重建。”胡忠勤《姑苏桥》介绍:1970年后,因拓宽河道改建成水泥双曲拱桥;1990年后,又改建成花岗石梁桥;2008年11月再次重修;2014年又对桥栏、步阶进行改建。现在看到的这座古桥30多岁了。
图片
图片
中美桥和环玉桥位于甪直古镇的中心,古镇几条主要街道都以此为起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