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一时兴起开始研究《声律启蒙》。接着,教一年级小朋友学拼音时,我突然想起没有比《声律启蒙》更合适的蒙学读物了!于是,姚老师在语文课中挤出时间给孩子们日积月累《声律启蒙》。 当年,我写了篇《声律启蒙》一东韵、平韵格十六字令的文章,很想借着学习《声律启蒙》来了解唐宋词格律。但这样的学习进度非常慢,只写了两篇就止步不前了。今早突然想起,我还没研究《声律启蒙》里的平仄呢,怎么能大踏步直接进入唐宋词格律呢?这无异于大跃进,需调整一下。早上睁眼就想到这个问题,立刻爬起来迫不及待要整理《一东》的平仄。 根据檀作文的《声律启蒙》全注全译一书,下边带下划线的字都是入声字。诵读《声律启蒙》时,需注意古入声字和古今异读字两类现象,不能以普通话读音为标准来判断对偶是否成立。而古诗文常用修辞格的对偶,要求:字数相同,节奏字平仄相反,词性相类,词义相关。节奏字指拆分后的最小节奏单位(二字拍或三字拍)的后一个字。对偶的节奏字,字音上必须平仄相反。 来看看一东第一部分的平仄: 云对雨,雪对风, ![]() 再请 DEEPSEEK 帮我分析了这一部分,还是非常准确严谨的:【平仄规律分析】
注释补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