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上升,再迎来暴雨,空气的粘腻程度在持续增长。近期孩子们开始出现大便失常、头身沉重、疲惫乏力,身体已被湿热裹挟,同时伴随着春气未尽的肝火旺盛,这种不适就带着一股憋闷感。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说自己感觉胸口烦闷,小宝宝会夜啼、大声哭闹、烦躁不安。 湿热的侵袭往往同时攻击上、中、下三焦,带来的不适也席卷全身,面对这种情况,有一道经典方可以精准应对,它就是三仁汤,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讲一讲。 ![]() 三焦淤堵生湿,各有特点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为上、中、下三焦的合称,位于躯干部分,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重要脏腑器官均在其中,以横膈和肚脐为界,把人体划分成上、中、下三个生理病理区域。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 ▷ 上焦:横膈以上,包括心、肺; ▷ 中焦:横膈以下、肚脐以上,包括脾、胃、肝、胆; ▷ 下焦:肚脐以下,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 三焦是一个统管全身的大系统,与气血、经络、体液密切相连,它是人体元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也是运行水谷、水液的通路,人体的大循环依赖它得以正常运行。 当遭遇环境的变化,三焦的运化也会受到影响,水液排泄失常,湿气停滞在内,久而化热,就成了淤堵,带来各种不适: 上焦 《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指的是上焦心肺敷布气血,犹如雾露弥漫之状,灌溉并温养全身脏腑组织。 当孩子上焦有淤堵时,机体无法将气血、津液运输至全身,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发热、口渴、鼻塞、咳嗽、耳鸣、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头昏脑涨等。 中焦 中焦如沤,是指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的作用。当孩子中焦有淤堵时,脾胃失调,上不能输送、下不能沉降,可能出现积食、胃寒胃痛、腹胀、烧心、脾胃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眩晕、胸痛等症状。 下焦 下焦如渎,是指肾、膀胱、大小肠等脏腑主分别清浊,排泄废物的作用。当孩子下焦有淤堵时,肾、膀胱、大肠传导糟粕、排泄二便不利,可能会出现便秘、遗尿、疲倦、手足心发热、腰酸腿软、盗汗等症状。 针对三焦淤堵,恰有一剂汤方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的三仁汤。这道方剂的主药即是苦杏仁、薏苡仁、白蔻仁,上宣肺气,中畅脾胃,下利膀胱,分别从上中下三焦同时夹击湿热,三焦一通,湿热自然随之排出了。 ![]() 为什么三仁汤能够去三焦湿热 三仁汤起效的关键,就是那三味小小的果仁: 苦杏仁,止咳平喘,偏走上焦 杏仁,味苦、性微温,归肺、大肠经,《滇南本草》曰:“(杏仁)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这里明确指出,杏仁有止咳嗽的功效,它能够让肺的气机通畅,宣发肃降恢复正常。 肺主皮毛,肺宣发正常就能将堵在皮毛间湿热从口鼻处散出,上焦自然就通畅了。 白蔻仁,化湿行气,偏走中焦 白蔻仁,性温,味辛,归肺、 脾、胃经。 白豆蔻辛能行气,香能通气,相比其它化湿中药,白豆蔻是以辅助肺金开阖,对肌腠进行逐湿,以此给脾胃带来更多的生命力。排除湿气的水道得以打开,中焦的垃圾就有了去处。 中焦是湿气聚集最多,也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地方,所以方子中还加入了厚朴与半夏,来辅佐白蔻仁的祛湿之力。 薏苡仁,渗水利湿,偏走下焦 薏苡仁最突出的功效就是利水渗湿而不损伤阴津,《本草新编》中提到“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 。可见,薏苡仁专治湿邪阻于下焦所致疾病。 除此之外,滑石粉能让利尿通淋,让湿热走小便排出;通草、淡竹叶也增加了清热利湿渗水的作用;姜半夏、厚朴下气除满,燥湿化痰。整个方子能宣化淤堵的气机,清热祛湿利水,让人体的自我循环恢复,缠绵的湿热症状也就消除了。 当孩子出现头痛恶寒、身重胸闷、舌白不渴时,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这个方子。此外,阴亏津少或阴虚发热禁用。 ![]() 小儿推拿通三焦,清湿热 在小儿推拿里,也有一个像三仁汤一样专门用于通调三焦的复式手法——开璇玑。 它通过作用于胸部、腹部、下腹部的经络穴位,来通调水道,助邪排出。一方面加强了肺的呼吸功能,让湿邪从口鼻而出;另一方面,又能够增强中焦脾的运化功能,祛湿健脾,或者使邪气从下焦生成小便排出。不仅能防止湿邪入侵人体,又能让湿邪有路可出。与三仁汤的起效原理不谋而合。 ✔ 分胸八道:用两拇指或四指同时自璇玑自上而下依次沿着肋骨方向从正中分推至季肋部,分八道推,最后一道沿着肋弓下缘分推,这一步骤共操作4-6次。 ✔ 下推中脘:用两拇指或四指并拢,从剑突下开始,两手交替向下直推至神阙(脐),共下推24次。 ✔ 挪腹或摩腹:摩腹1-3分钟。刺激量适宜、手法柔和。 ✔ 下推关元:用两拇指或四指并拢,从神阙开始,两手交替向下直推至关元穴,共下推24次。 ![]() ![]() ![]()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以上4个步骤操作完毕为完整的一遍,一般操作3-5遍。 当孩子出现头身困重、脾虚湿重的情况时,就可以在家操作小儿推拿手法辅助祛除湿热,相较于汤药,小儿推拿适用的范围更广,操作更安全。 当然我们还有办法可以用上这些草本的功效,就是在推拿时用上含有杏仁、白蔻仁、薏苡仁等草本成分的健脾油,采用三仁汤的方药种类作为基调,同时加入更多健脾、利湿的材料,使用这样的推拿精油作为介质,则宣畅气机,健脾利湿的功效事半功倍。 助力手法效力在穴位上停留更久,草本有效成分也能经皮吸收,减轻了脾胃的负担,发挥更温和、持久的功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