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整理十二(暑邪与火邪) ![]() ![]() ![]() “风、暑、湿、燥、寒、火”中医称为六气,其中暑与火都属于热症,刚开始接触中医时一直有个疑惑,既然暑与火都属于热症,为何不统称为热,这样“风、热、湿、燥、寒”刚好和五季(春、夏、长夏、秋、冬)对应的气候情况相一致,学习也就更加容易。 ![]() 带着这些疑问,看了一些书籍,想找寻根源好像也说不明白。大概从其两者的特点上对比整理了一下,也许能浅显的理解暑与火。 ![]() 暑邪纯外邪 通常夏季我们才说暑,所以暑为夏季主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至后至立秋前),暑主要由日晒地蒸、湿热交争而化成,所以在夏天体感常常是闷和热,一般的称为暑伤,严重了称中暑。 暑生于夏,春夏属于阳,所以暑阳邪,而且是纯属于外邪,没有内暑一说。 火邪内外生 对于火邪,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只是火邪在夏季与在春秋冬的形成原因不同。在夏季多是外在的火热引起的火邪,而在春秋冬季则多是内在的火热蕴结于脏腑之中引起。 ![]() 火邪为病有内外之分:既可以因为外感风、寒、暑、湿、燥的五气化火,也可以因内感喜、怒、忧、思、恐的五志化火或者饮食积滞引起的食郁化火等。 由于有内外的差别,因此医家又将外感的火称为实火,内生的火称为虚火。从而导致了虽然都是火邪,但其治疗却是实火采用泻法,虚火采用补法。因此在诊断时要熟练掌握“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八纲辨证方法,才能更好因症施治 ![]() 1、暑多挟湿,火常兼燥 暑邪是发于夏至以后的病邪为热极之邪,由于暑热当令,天暑下逼,地湿气上蒸,所以暑邪经常与湿邪合而为患,因而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了“暑必挟湿”一说,上热下湿人居中而暑自成。 由于暑与湿在性质上有阴阳之别,虽两者可兼挟,但毕竟不属于一体,不能单纯认为暑中必有湿在内,所以“暑多挟湿”可能更稳妥些。 火邪容易导致体内的津液耗损,从而产生干燥的症状,因此火常兼燥。 在治疗温热病时,医生不仅要考虑清热泻火,还要兼顾润燥生津,以恢复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调和 ![]() 2、暑易伤气,火则耗血。 暑邪开腠理,腠理指的是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这部分是卫气循行的区域,腠理开皮肤的汗液就排出达到降温的目的,出汗的同时气也随之排出,从而导致了气亏。 (正常的出汗带出来的卫气恰巧是保证人体热量恒定,营卫平衡的途径,上面说的是暑邪入侵的情况下,并非只要流汗人就气亏。) 火邪则是进入营血里,损伤津液,比如心火亢胜则舌头会长疮,肝火上炎则眼睛红等。 从上面可以知道虽然暑与火皆属于热,暑是挟湿而火是干燥、暑易伤卫气火则耗营血、暑伤气分病位浅,火伤血分病位深。因此不能单纯的将暑与火统一用热的特性去概括。 ![]() 暑邪传变呈现"三焦弥漫"特点,即"始于上焦,散于中焦,注于下焦"。刚开始头胀胸闷(上焦气窒),然后就是指胃脘痞满食欲不振的症状(中焦湿困),最后小便短赤(下焦湿热)。 ![]() 火邪传变则具"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特征,
![]() 暑邪与火邪的辨证的三要法则:首先观察汗液(暑汗有粘腻感,火汗如油状);然后再看舌象(暑邪的舌苔白腻,火邪的舌苔黄燥);最后观察脉象(暑邪的脉象是濡是数,火邪的脉象是洪是实)。 对于暑邪的治疗,强调"透邪外出",即在暑邪身体正在出汗时,这是暑邪的透发,汗流出来了暑邪也就出来了,此时千万不要止汗。 治暑方法:透邪外出、清利湿热、益气生津。 ![]() 对于热邪的治疗则重在:"折其炎势",即火邪上炎要折断其朝上的炎热之势,最著名的就是“泻南方,补北方”的补泻之法。 治火要诀:实火宜泻、虚火宜补、郁火宜发 治疗的重点在于辨证,如将暑邪诊断成了火邪,用了苦寒的药清火降温就会加大病情;同样的将火邪误诊断成暑邪,使用了辛温发散的药,同样也会病情朝着坏的方向发展。 ![]() "暑火同源而异流"高度的概括了暑与火虽都属于热,但治疗却是南辕北辙。 暑为天之常气,其病多缓而缠绵;火为身之变气,其疾多急而恶险。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暑火之辨: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方得真谛”。对于暑与火亦或是其他病症,仍需秉承古籍精髓,辨证施治,方可药到病除。 ![]() 中医纯爱好,个人亦无半点治疗诊断经验,所以以上表述多有不正确的地方,不过是看了些书籍,都是纸上谈兵的论述,不可信以为真,真有疾病还是要去医院就诊才稳妥。 现实的工作还是环保,总感觉是忙碌一年又一年,却始终在温饱的边缘徘徊旋转,还真就是越努力的人负债越多,仿佛进入了死循环一样,想做又不敢做,不想做又不得不做。 夜夜笙歌的人依旧醉生梦死,天天劳作的人仍然疲于奔波。 生活就是这样,即使没有希望也应报以希望,对于问题要习惯于先想解决办法,只是太多人只会抓住问题,从不想办法。 以前比较厌恶逃避的人,后来发现纠结问题的人更是可怕,然而他们却自始至终没有意识到,大概就像以前的母亲给女儿裹小脚一样,打心里是为了女儿好,然而却始终意识不到这是一辈子的摧残。 唯有跳开那段历史再回头看才能知道那时候的荒谬,然而作为当局者,只有迷没有清醒。 我在看风景,而我亦是风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