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素《食鱼帖》高清释文1.1版

 李叔狠生气 2025-05-05 发布于云南

怀素《食鱼帖》水墨白麻纸本,手卷,尺寸34.5×52.4cm。引首米汉雯书“翰珍”。怀素《食鱼帖》略有破损模糊,但是“墨色浓润,神采不失”。书法高华圆润,放逸而不狂怪,笔墨精彩动人,使转灵活,提按得当,风格在真迹《苦笋帖》、宋拓本《律公帖》等之间,结字亦近宋临本《自叙帖》。

亦有评者以为笔划稍嫌滞涩,枯笔中见有徐徐补描之迹,应是半临半摹之本,但勾摹技巧高超,所见只有唐摹《万岁通天帖》,能与比拟,结体笔划保持怀素书法的面目。就高古作品而言,早期摹本与真迹有同等重要的学术价值。

鉴定家徐邦达先生1979年曾撰文论证此帖,学术界公认此为徐先生重要鉴定发现成果之一。《食鱼帖》经北宋人吴喆题跋,又钤有元代赵孟頫、乔篑成、张晏、张雨,明代项元汴、项笃泰、华幼武和清代何元英等收藏、鉴赏家印88方,历四朝,传千年,流传有绪,是现存怀素四件公认传世作品中的佳作,弥足珍贵,堪称国宝。

古道


  释文 · 欢迎纠正  

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

老僧(怀素自称)在长沙时经常吃鱼,但到了长安城中后,由于地方习俗和饮食条件的不同,他更多地食用了肉类。这让他被一些普通人嘲笑(因为出家人通常不吃肉)。

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异疏还报。

这种生活上的不便让他感到困扰,并因此生了病,导致他不能多写字,感到有些生疏。

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嬴也。

因此,他向各位朋友报告说,如果要举办有意思的聚会,他应该会前来助兴尽力。

九日怀素藏真白。

这是怀素在九月初写的信,“藏真”是怀素的字。

古道

《食鱼帖》

怀素 / 草书

图片

【1】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异疏还

图片

【2】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嬴也。九日怀素藏真白。

《论怀素食鱼帖》

余集

余集(1738-1823),字蓉裳,号秋室。浙江钱塘人。清代画家、诗人、学者。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三十八年同邵晋涵、周永年、戴震、杨昌霖同荐修《四库全书》,时称“五征君”。潜研经学,尤长於《诗》。嘉庆中卜归,主大梁讲席八载。道光二年壬午重宴鹿鸣,官至侍读学士。诗文书画时称三绝,善山水、花卉、翎毛、兰竹,尤工仕女。人物宗陈洪绶,画美人尤妙,京师人称“余美人”。山水笔墨秀逸,有山光在掌、云气生衣之致。

图片

【1】怀素鱼肉帖,草率数行,不甚奇诡而古淡有味,可与律公诸帖并行。其词云: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异疏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嬴也。怀素藏真白。乙卯春日书,秋室余集。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