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按习俗,立夏节气要吃蚕豆,有咸鸭蛋。时令的蚕豆已经吃过多次了,不过这品种不是本地产的,味道也和我们小时候的相差甚远。 小时候,每到蚕豆采摘时节,我们都会自制吃豆的专用工具,把竹片削成吃西餐用的叉子那样,头削得尖尖的,又用细砂纸把它磨光。用这工具吃蚕豆比竹筷子更方便省事,可以一下子串起许多粒蚕豆,对小孩子来说,这过程还带着好玩在里头。那年月,温饱已经不是问题,但长辈总是告诫我们不能浪费。嫩蚕豆是不许小孩去壳吃的,只有当蚕豆老了些,才允许去壳。其实,我更偏爱老蚕豆,因为带壳的蚕豆的确口感好些,可只能填饱肚子而已。 立夏吃咸鸭蛋的风俗不知有何出处,我只知道本地有小孩相互碰鸭蛋的习俗。两个小孩把各自的熟鸭蛋放入网兜,这小网兜大多是女孩自己用针钩出来的,然后,两人像钟摆一样甩动网兜,让两个咸鸭蛋对碰,谁的先破谁就输了。这其实也是孩子娱乐的一种方式,却充满了童年的生活情趣。 那年月,物质匮乏是常态,所以,请客吃饭咸鸭蛋也有上桌的机会,常常把一只蛋切成均匀的四份,然后在盆中摆出花朵的造型。皮蛋(松花蛋)也有这样的待遇,往往再点缀些肉松,这样就可以上婚宴席了。 对咸鸭蛋的感情至深,缘起读高中的时候,缘于母亲的关爱。每到星期六下午,学校放假的日子到了,到家时,别的没有什么期待,母亲煮好几个咸鸭蛋犒劳一下自己是常有的事,特别是天气开始转暖的时候。那个时候,咸菜毛豆已经吃腻了,也不懂什么蛋白质含量之类,只觉得能吃到咸鸭蛋就是奢侈了。母亲也总以为我喜欢吃咸鸭蛋,所以,每到这个时节,总要分批次腌制好几坛鸭蛋。那是用传统的土法腌制的,利用草木灰混合着其他东西。母亲腌制的鸭蛋常常能流出蛋油来,每当我夸赞这批腌得好时,她总是露出会心的微笑。 我高考那年是七月初,天气当然炎热,母亲也照例为我煮好了几个咸鸭蛋,其实,那些天的伙食是有足够营养的,不需要再给我添几个咸鸭蛋了。何况从禁忌来讲,我们平时骂别人考试没考好,常常会说考了一个零鸭蛋,无关鸡蛋的事。善良的母亲当然不会往这个层面去想问题,只晓得自己的儿子喜欢吃咸鸭蛋,也明白天气炎热,咸鸭蛋容易保存,只是那一次,母亲腌制的鸭蛋太咸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