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聊过《谁该为生产不合格品买单?》,提到了几个关键点:
不过后台有不少朋友留言问了个现实问题:
质量追责,到底怎么追?才能追得下去、追得公平。 一、质量部门,是否要承担责任?答案很现实:看角色,看职责,看你有没有“兜底责任”。 质量部确实不是直接产出责任单位,但它承担的是“监督+预警+防错+闭环”的职责。也就是说,别的部门出了问题,你可能不是“罪魁祸首”,但你有没有及时发现问题、有没有干预提醒、有没有风险预警? 举几个典型场景就知道:
二、责任怎么划?划清楚,才能不背锅1. 原则要清晰质量事故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没责任,划分要有标准、有证据、有流程。
2. 流程要闭环一个质量事故,不能靠会议“吵出来”责任,而是要靠流程走出来。 基本流程参考如下:
不是“谁喊得响谁赢”,而是“谁讲得清楚谁免责”。 三、实际案例说得更清楚案例一:操作问题
案例二:设计缺陷
案例三:来料不良
四、质量责任追究的意义,不只是“罚”责任不是为了整人,是为了:
所以,责任清晰了,执行才有方向;责任公平了,团队才有凝聚力。 五、最后几点建议,送给各部门负责人
质量人不是推责任的人,而是厘清责任、推动闭环、守住底线的人。 我们不是“揪住不放”,而是“追到位、改到底、不再犯”。 质量管理要硬,也要稳。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