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谁不想在终日的“忙”与“盲”之中,“偷得浮生半日闲”呢? 其实不只是我们,一个“闲”字,连苏东坡也曾无限地心向往之。 今天就来分享他的一篇“小作文”,短短百字,却把“闲”的境界写到了极致。 ![]() 1 ![]() 闲,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 说文解字如此解释:“夫門夜閉,閉而見月光,是有閒也。”在门里望见月亮,多美的意境! 世间最让人受用的,就是如门内望月一般的闲暇,这一点,千年前的苏轼早已深谙于心。 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却屡屡怀才不遇。 因与王安石的激进改革之举意见相左,被贬黄州,如同流放。 此时的他,成了一介“闲人”,也终于体会到了身为“闲人”的幸福。 《记承天寺夜游》 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什么也不做。”林清玄说,顿时两人僵在那里。林清玄只好补充说明:“我不用心去做什么。” 其实,休闲主要是放松心情,不在时间和形式,只要保有几分闲情,再忙的时候也能减少焦虑,没事做时不至于无所适从。 不为一个念头操心,不被一个焦躁留住,念来念转,身心自在,这才是闲情。 如林清玄所说: ![]() 2 ![]() 闲,不是荒废时间,而是找到乐趣 陶渊明,守几亩田园,静候花落花开,平生快慰是“含欢谷汲,行歌负薪,心有常闲”。 王维,老来万事不关心,只爱渔歌唱晚声,“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被贬黄州之后,他就地取材,用当地盛产的猪肉,文火慢煮,加上佐料,做成了名扬四海的“东坡肉”。还专门写了篇《猪肉颂》来科普: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闲”下来的苏轼,虽然无处施展一腔抱负,却体会到了人世间的无限情趣,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正所谓: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 ![]() 3 ![]() 从今天起,不妨作个闲人 苏轼这一生,真的太难了。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他在《临皋闲题》中写道: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闲,是苏轼一生追求的大境界,也是他留给我们,万古不朽的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 那些无处安放的烦躁和匆忙,其实是自己误读了人生。 从今天起,不妨作个闲人—— 有闲心,有闲情,才是生活。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