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554篇章 | 雒 伟:民谚声声迎谷雨《兰州日报》发表

 作家邹佩zoupei 2025-05-08 发布于陕西


民谚声声迎谷雨

文/雒伟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谷雨携着暮春的温柔与初夏的期待,轻轻叩响了季节的门扉,那些藏在烟火气里的民谚俗语,声声传唱。
谷雨节气,宜听雨移苗种百谷,宜吃春赏花品茗,真是百无禁忌。
“雨生百谷夏将至,民谚声声农事忙。”谷雨之名,便是源自“雨生百谷”的农耕智慧,更与汉字始祖仓颉的传说紧密相连。《淮南子》记载:黄帝时期,仓颉耗时多年创造出了最初的文字,其毅力与功劳感动天帝。谷雨当日,天降粟米如雨,民间将这一日定为“谷雨节”以示庆贺,古人对文字、对知识的尊重与敬仰可见一斑。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时节,风轻气暖,阳光和煦,雨水丰沛,正是百谷茁壮成长的黄金时期。“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北方的冬小麦正孕穗灌浆,麦浪随风起伏,一浪翠过一浪。“谷雨前后,种瓜点豆。”黄土高原上的玉米、高粱、大豆、土豆在不久后将齐刷刷破土而出,点点泛绿。那些蔬菜秧苗,黄瓜、西葫芦、番茄、茄子、辣椒、菜豆等也开始移栽,倘若再下一场春雨,雨丝绵绵不觉寒,百苗尽情吸吮,万物蓬勃生长。谷雨下雨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谷雨的雨水是上天赐予的恩泽,能滋润万物,带来丰收的希望。“春雨贵如油”,便是此意。
谷雨节气,南北方习俗也迥异。
北方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最鲜嫩的时节,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去年,同事探亲从老家带回数把,分与众人尝鲜,大家一起下厨各显身手,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香椿煎饼、香椿炒肉丝,一道比一道鲜香入味,活脱脱一桌香椿宴,一个个牢牢咬住了春天的尾巴,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现在想来,仍意犹未尽。
在南方生活多年的朋友晒过一条朋友圈,配文“清明见芽,谷雨见茶。”彼时,他正在体验采摘谷雨茶。谷雨茶,人们称之为二春茶。其芽叶肥硕、色泽翠绿,泡后香气清幽,据说有清火明目之奇效。尤其是晨露未干时采摘,茶汤入口回甘绵长,口感更佳。
谷雨赏牡丹,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这是我上大学后,第一次知道了谷雨时节独有的浪漫与美好,谷雨时节赏牡丹已绵延千年。“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前后,牡丹花盛开,花蕊丝丝缕缕,花瓣层层叠叠,尽显其雍容华贵。老家的院子里,爷爷当年曾为奶奶移栽了两株牡丹,一株大红色、一株粉白,年年谷雨,岁岁开花。花开时节,满院生香。后来,奶奶走了,每年谷雨花开依旧。那些花,逐渐成了爷爷最温暖的念想……
民谚声声,在谷雨时节悠悠响起,引领着人们顺应天时;春耕夏耘,在岁月更迭中,续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

点击上方,遇见邹佩
#学员代表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