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经济学研究中,如何刻画政治制度如何随环境变迁而调整,以及政治代理人如何权衡短期与长期目标,是理解制度稳定性与演化路径的核心命题。Daron Acemoglu、Georgy Egorov 和 Konstantin Sonin 于 2015 年发表于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的论文《Political Economy in a Changing World》,正是对这一命题的深入探讨与经典回应。这篇论文的核心问题是:为何一些政策制定者,即便意识到制度或政策已经不适合现实变化,仍然选择维持现状? 文章构建了一个动态博弈框架,解释了当政治代理人面临制度变革选项时,即便知道更优制度存在,也可能出于政治激励考虑,选择暂时维持旧制度,哪怕这会带来效率损失。模型设定如下:环境会以随机方式变化,新的状态下可能存在更有效率的政策。然而政治代理人考虑的不仅是效率最大化,还包括维持权力的激励。政策调整本质上是一个信号工具,反映了代理人未来是否会根据环境持续更新政策。若当前改革会让选民预期未来频繁变革,选民可能会在不确定中降低对该代理人的支持,反而使改革者失去权力。因此,“理性的不作为”成为某些情境下的均衡选择。文章使用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来刻画这种张力,并以贝叶斯完美均衡(Perfect Bayesian Equilibrium)为分析工具,清晰地揭示了在不同参数组合下,代理人采取行动或不作为的均衡路径。1. 制度僵化的内生解释以往文献多强调外部冲击或制度惯性是导致政策迟滞的原因,该文则指出,即使代理人完全理性、具有改革意愿,出于维护长期政治生存的考虑,也可能自愿选择“短期僵化”以防止选民预期调整。这种解释机制将制度滞后性内生化,拓展了制度演化理论的边界。 2. 动态博弈与信号传递机制的结合文章以动态博弈为基础,将政治代理人的改革选择与选民的信念更新结合在一起,捕捉了政治博弈中“策略性沉默”的现象。这种结构不仅高度严谨,也具有极强的理论可推广性,为后续研究奠定了逻辑基础。 3. 理论模型与现实政治现象的精妙对应文中模型虽抽象,却极具解释力。无论是威权政权中改革陷入困局,还是民主制度中执政者“拖延改革”的现象,均可在该模型中得到刻画。作者也举出了俄罗斯、阿根廷等国家的实际案例,增强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对接。 虽然本论文发表于2015年,但其理论框架与政策含义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1)解释当代民主制与威权制下的“改革困境”从欧美福利制度改革的拖延,到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政策的摇摆,该模型都提供了清晰分析工具。当前气候变化政策、养老金制度改革等典型“时间不一致”问题,均可借助该框架理解政治代理人与公众之间的动态互动。 (2)为未来研究提供拓展空间该论文开辟了一个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即“改革信号的战略性使用”。未来研究可以在异质性选民结构、不同信息传递成本等维度进一步丰富模型内容,深化对政治经济决策复杂性的理解。 综上,Acemoglu 等(2015)在学理上,不仅在理论层面拓展了政治经济学的边界,更在研究方法与写作逻辑上树立了标杆。其将理性政治代理人面对不确定制度环境所做出的“非最优”选择,转化为一种博弈论上的理性均衡,具有洞察力。 Acemoglu, D., Egorov, G., & Sonin, K. (2015). Political economy in a changing world.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23(5), 1038-10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