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这东西,运化的了就生气血,运化不了就生痰生湿 很多人只知道湿气重,痰湿重之类的,却不知这些东西从何而来,也就是痰湿是怎么产生的?这样才好从源头上去解决呀 比如咳嗽有痰,你只知肺里有痰,喉咙有痰,然后就吃化痰药,却为什么痰化不掉?反而越来越多,就是你知道化痰,不知道痰从何来呀 痰从脾胃运化不好而来,如果是白痰,我们就说有寒,那么就要加干姜,干姜就能温脾阳,脾胃不寒了,得于运化,痰湿就没有了 你不是说肺寒,所以加细辛,再加五味子敛肺肾之气,这样姜辛味就出来了,加上茯苓利水,炙甘草补心,这苓甘五味姜辛味就出现了,如果肺气不宣,加上麻黄,桂枝,痰多可加杏仁,是不是小青龙汤就出来了?所以药方就是这样组成的 你看今人湿疹,手脚小水泡(西医叫汗疱疹),中医就叫做湿疹,既然是湿疹,首先要考虑脾胃运化,脾胃不好等问题,而不是就想着止痒利水,比如脾阳虚者理中汤,脾胃虚弱者参苓白术散,这就是从脾胃去着手了 有个成药很有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叫做香砂六君子芄,是治疗脾气虚痰湿重的,因脾气虚不能运化,所以用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但对方有痰呀,所以加上半夏,陈皮,这六君子汤就出来了, 其实就是四君子汤加上二陈汤(丸),也就是化痰健脾气虚一起了,但有个问题是什么?患者还有湿重,吃多了容易胀,所以方中加上砂仁,木香,就变成了香砂六君子汤(芄),所以你看,脾虚湿重,无一不是从脾胃着手 因为脾胃运化好了,自然就没有痰湿产生,比如我们一天要喝多少水,还不包括吃饭喝水喝汤等,那人喝进去那么多水,怎么人不会出现水肿?更不会皮肤湿疹等,问题是什么?就是我们有脾胃,是脾胃帮助你运化水湿 所以我前面讲,脾胃这东西,运化的了就生气血,运化不了就生痰生湿 什么叫生气血?人要吃饭菜,经过脾胃消化后,就变成了营养,最后转化为气血,如果你运化不了(脾胃差),这个营养就到处散漫,往上走就变成痰,往下走就变成白带,蛋白尿等,还有女人的妇科,多数都是湿重而引起的 你去看,老年人出现妇科病的,都是脾虚造成的多,这些人特别喜欢吃消炎药,清热降火等药,搞得脾胃越来越差,肾也慢慢寒了,又急性转为慢性病,就更加难治疗了 方中讲到中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超能健康团##清风计划##健康科普大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