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6年,两江总督陶澍回湖南安化省亲,在路过醴陵时,当地县令为迎接陶公,命人书写一幅对联以示客气,类似于今天的欢迎标语。几次考取功名但均名落孙山的左宗棠接获了此项任务。当时的左宗棠在当地担任私塾先生。 ![]() 左宗棠虽不善八股考试,却也满腹经纶,他稍作思考便挥笔写下了这样一幅对联,这幅对联也改变他的人生。上联是“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下联是“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这副对联恭奉典雅,谄而不媚,把陶澍受到朝廷器重和家乡父老乡亲热情欢迎展现得淋漓尽致。 ![]() 春殿语从容,是指陶澍深受道光皇帝赏识,上朝时经常与道光皇帝君臣唱和、对答如流。 印心石屋,是陶澍故居的别称。当年,道光皇帝问起陶澍儿时的经历,陶澍禀报皇上,说自己家门口有一条小溪,溪水中有一块巨石,儿时常在溪中戏水,在巨石上读书。此石对自己的成长确有磨砺,故心中始终有石,并常念家乡父老。道光皇帝听了很高兴,当即御笔一挥,写下“印心石屋”四个大字赠与陶澍,意在让陶澍排解乡愁。陶澍大喜,命人镌刻于石以作牌匾悬于门楣。“印心石屋”牌匾现存陶澍故居,系道光御笔,也是一件很珍贵的文物。 ![]() 陶澍自此与左宗棠结为莫逆忘年乃至儿女亲家。陶澍去世后,左宗棠潜居安化八年,抚养陶澍儿女,代理陶家产业,守望印心石,遍读万卷书。这8年,为左宗棠日后收复新疆,成为国之栋梁打下良好基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