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经》第三问:脉的搏动,何谓关格覆溢?

 幽默的数据线 2025-05-08 发布于浙江
Image

       本问论述了尺寸正常脉象以及太过、不及、外关内格、内关外格、覆脉、溢脉等病脉。

       【原文】三难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

       然:关之前者,阳之动,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译文】第三问:脉的搏动,有的太过,有的不及,有的在属阴属阳的部位上相互侵犯,有的覆盖,有的满溢,有的闭阻,有的格拒,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关部以前,是阳脉搏动的地方,脉象应该长九分,并且居于浮浅的位置。超过九分的,则叫做太过;不足九分的,则叫做不及直向上冲达到鱼际的,称做溢脉,这是阳气闭阻于外,阴气自奋而上、向外格拒所致,也就是阴胜侵犯阳位的脉象。关部以后,是阴脉搏动的地方,脉象应该长一寸,并且居于较深的位置。超过一寸的,则叫做太过;不足一寸的,则叫做不及向下超过尺部的脉,称做覆脉,这是阴气闭阻于内,阳气从外部向内向下格拒所致,也就是阳气偏胜而侵犯阴位的脉象。因此,覆溢的脉象,都是阴阳之气不相协调的真藏脉,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往往会死亡。

       本问,整理重点概念如下:

       1、太过与不及

       关前阳脉搏动,脉象应该长九分,且浮浅。阳脉长超过九分的,叫太过;阳脉长不足九分的,叫不及。

       关后阴脉搏动,脉象应该长一寸,且较深。阴脉长超过一寸的,叫太过;阴脉长不足一过的,叫不及。

       2、关与格

       关,关闭;格,格拒。

       关格脉象的出现,是由于人体阴阳之气不相协调所致。

       3、外关内格与内关外格

       外关,是指阳气闭阻于外部而不能下行。内格,是指阴气从内部外张以格拒阳气。

       内关,指阴气闭阻于内部而不能上行。外格,是指阳气从外部向内以格拒阴气。

       4、溢脉与覆脉

       溢脉,指阳脉直向上冲达到鱼际的脉象。这是阳气闭阻于外,阴气自奋而上、向外格拒所致,也就是阴胜侵犯阳位的脉象。溢脉阴乘阳的特点为“尺寸俱沉,鱼际现浮”。

       覆脉,指阴脉向下超过尺部的脉象。这是阴气闭阻于内,阳气从外部向内、向下格拒所致,也就是阳气偏胜而侵犯阴位的脉象。覆脉阳乘阴的特点为“尺寸俱浮,尺外现沉”。

        覆溢的脉象,都是真藏死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