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写人作文复习指导 一、明确复习目标 1. 精准把握人物特点:能够敏锐捕捉人物独特的性格、品质、兴趣爱好等,让所写人物跃然纸上,有血有肉。 2. 熟练运用描写方法:灵活且恰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增强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感染力。 3. 巧妙构思文章结构:合理安排开头、中间叙述和结尾,使文章层次清晰,详略得当,情节有吸引力。 4. 真挚表达情感主旨: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与叙述,自然且深刻地传达出对人物的情感,如敬佩、感激、喜爱等,凸显文章主旨。 二、复习重点 (一)抓人物特点 1. 引导思考: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思考每个人与众不同之处。例如,有的老师幽默风趣,课堂上妙语连珠,能把枯燥知识讲得生动有趣;有的同学勤奋好学,课间别人玩耍时,他却在座位上埋头看书。 2. 实例分析:给出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或优秀习作片段,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中,严监生伸出两根手指,为那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恐费了油,迟迟不肯断气,这一细节将其吝啬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分析作者如何抓住人物特点,加深对把握人物特点重要性的理解。 (二)描写方法运用 1. 外貌描写 ①方法讲解:强调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且与人物性格、身份、心情相契合。比如写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农民,“他古铜色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粗糙干裂的双手,像老松树皮,记录着多年劳作的艰辛。” ②练习巩固:给出一些不同身份、性格的人物提示,让学生进行外貌描写练习,相互交流并评价。 2. 语言描写 ① 方法讲解: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年龄、性格。如小孩子说话天真直白,老人说话可能沉稳缓慢且带有方言特色。同时,语言描写要推动情节发展或展现人物情感。例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王熙凤的语言“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既体现她阿谀奉承的性格,又巧妙讨好贾母及众姐妹。 ② 练习巩固:设定特定场景与人物关系,如老师批评犯错学生、朋友间讨论周末活动等,让学生写一段语言描写,体会语言与人物的紧密联系。 3. 动作描写 ① 方法讲解:分解动作,选用准确动词,展现人物的行为过程与状态。比如描写打羽毛球,“他高高举起球拍,身体微微后仰,双脚用力蹬地,手臂迅速挥动,球拍精准击中飞来的羽毛球,羽毛球如离弦之箭般飞向对方场地。” ② 练习巩固:让学生描写如系鞋带、扫地等日常动作,互相点评动词使用是否精准、动作描写是否生动。 4. 神态描写 ①方法讲解:通过描写人物面部表情变化,反映其内心情绪。如“他眉头紧皱,双眼圆睁,嘴唇紧抿,脸上写满了愤怒。” ② 练习巩固:给出不同情绪提示,如高兴、悲伤、惊讶等,让学生进行神态描写,感受神态对表现人物情绪的作用。 5. 心理描写 ①方法讲解:可直接描述人物内心想法,也可通过内心独白、幻觉描写等展现。如“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贪玩了,一定要考出好成绩。’” ② 练习巩固:设定考试失利、上台演讲等场景,让学生写心理描写片段,学会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 (三)体现人物品质性格特点的事件选择 1、明确人物品质与性格特点的类型 (1). 常见品质 ①善良:这种品质体现在对他人的关爱、同情与帮助上。比如主动照顾流浪动物,给贫困地区的孩子捐赠衣物和书籍,在公交车上为老人孕妇让座等行为,都能展现人物的善良。 ②勇敢:表现为面对困难、危险或挑战时不畏惧,敢于挺身而出。像消防员冲进火海救人,探险家挑战未知的恶劣环境,学生在课堂上勇敢地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等事例,均可体现勇敢的品质。 ③勤奋:反映在对学习、工作或某件事情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例如学生每天早起背单词、刷题,工人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地重复劳动,作家日夜构思创作等,都是勤奋品质的体现。 ④诚信:意味着言行一致、遵守承诺。如拾金不昧,捡到贵重物品主动寻找失主;答应别人的事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坚决做到;经商者不欺诈顾客,保证商品质量和价格公道等行为,都彰显了诚信。 (2). 常见性格特点 ①开朗:这类人物通常乐观向上,总是带着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喜欢与人交流,笑声常常挂在嘴边。例如在聚会中,他们能迅速活跃气氛,主动与陌生人攀谈,给周围人带来欢乐。 ② 内向:性格内向的人往往比较安静、腼腆,不太善于主动表达自己,更喜欢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思考和做事。比如在课堂上,即使知道答案也可能因为害羞而不敢举手发言,在集体活动中总是默默站在角落。 ③幽默:具备幽默性格特点的人,语言和行为风趣诙谐,能以独特的方式看待事物,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感觉。他们善于用幽默的笑话或巧妙的言辞化解尴尬气氛,比如在朋友心情低落时,通过讲笑话逗朋友开心。 ④倔强:这类人一旦决定做某件事,就会坚持到底,很难被他人的意见左右。例如,在参加比赛训练时,即使身体受伤也不愿意轻易放弃,一定要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 2、选材的原则 (1). 典型性:选取的事件要能突出地展现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性格特点。比如要体现人物的“乐于助人”,选择他在暴雨中为没有伞的路人遮雨,还亲自送其回家的事件,就比帮同学捡起掉在地上的书本这一事件更具典型性,因为前者面临的情境更复杂,更能深刻地表现出人物乐于助人的品质。 (2). 真实性:事件最好来源于生活,是真实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的。真实的事件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感染力。比如写自己的父亲是个勤劳的人,可以选取父亲为了家庭,常年早起贪黑地工作,即使生病也不轻易请假休息的真实事例,这样的描写会让读者真切感受到父亲的勤劳。 (3). 新颖性:尽量避免选择那些大家都容易想到的陈旧事例,要从独特的角度挖掘新颖的素材。例如写“坚强”,很多人可能会写生病坚持学习或训练,但如果写一个孩子在父母离异后,迅速懂事起来,不仅照顾好自己还安慰伤心的妈妈,从家庭变故这个独特角度展现孩子的坚强,就更容易吸引读者。 3、针对不同品质性格特点的选材示例 (1). 体现善良品质 事件一:小区里有位孤寡老人,生活起居无人照料。主人公得知后,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老人家里,帮他打扫房间、陪他聊天,还会用自己的零花钱给老人买生活用品。有一次,老人不小心摔倒受伤,主人公毫不犹豫地背起老人去医院,并在医院忙前忙后,直到老人的家人赶来。这个事件充分展现了主人公善良且有担当的品质。 事件二:在旅游途中,主人公看到景区有一位卖手工饰品的老奶奶,因为口音问题与游客沟通困难,生意很不好。主人公主动帮忙翻译,还向其他游客介绍老奶奶饰品的独特之处,帮助老奶奶卖出了很多饰品。最后,主人公不仅买了一些饰品留作纪念,还把自己带的食物和水送给了老奶奶。这一事件体现了主人公善良且细心的品质。 (2). 体现勇敢性格特点 事件一:学校组织了一次攀岩活动,大多数同学都望而却步。主人公虽然内心也很害怕,但还是鼓起勇气第一个尝试。在攀爬过程中,他的手被磨破,脚也打滑了几次,但始终没有放弃,最终成功登顶。这个事件突出了主人公勇敢挑战自我、不畏困难的性格。
事件二: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主人公看到几个小混混正在欺负一位卖艺的残疾人,企图抢走他的收入。主人公没有丝毫犹豫,冲上前去制止小混混的行为。尽管对方人多势众,他也毫不畏惧,据理力争,最终成功赶走了小混混,保护了残疾人。此事件充分体现了主人公面对恶势力勇敢正义的性格特点。 (3). 体现幽默性格特点 事件一:班级组织了一场知识竞赛,比赛过程气氛紧张。轮到主人公所在小组答题时,他故意用一种夸张的、模仿小品演员的语气回答问题,不仅答对了题目,还引得全场哄堂大笑,瞬间缓解了紧张的气氛。之后,他在小组讨论策略时,也不时冒出几句幽默的话语,让整个小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比赛。这一事件很好地展现了主人公幽默风趣,善于调节气氛的性格。 事件二:家庭聚会时,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气氛有些沉闷。主人公突然站起来,模仿起家里各位长辈平时的经典动作和口头禅,学得惟妙惟肖,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整个聚会变得热闹非凡。通过这个事件,体现了主人公幽默的性格给家庭带来欢乐的作用。 (4). 体现倔强性格特点 事件一:主人公热爱绘画,立志要考上一所知名的美术院校。然而,父母认为学画画没有前途,极力反对,甚至藏起他的画笔和颜料。但主人公没有妥协,他利用课余时间去废品站收集别人扔掉的纸张,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买最便宜的颜料继续练习。即使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没有专业老师指导,作品不被认可等,他也从未放弃,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这个事件深刻体现了主人公为了理想倔强坚持的性格。 事件二:学校举办运动会,主人公报名参加了长跑项目。在比赛过程中,他不小心摔倒,膝盖和手掌都擦破了皮。老师和同学们都劝他放弃比赛,去医务室处理伤口,但他咬着牙站起来,不顾伤痛继续向前跑。虽然最终没有获得很好的名次,但他倔强坚持跑完比赛的行为,充分展现了他不服输、倔强的性格特点。 (5). 体现勤奋品质 事件一:主人公梦想成为一名作家。每天天还未亮,他就起床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习不同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还会认真做读书笔记。下班后,别人在娱乐休闲,他却坐在书桌前,专注地构思故事、撰写文章。为了提高写作水平,他不仅报名参加各种线上写作课程,还积极向有经验的作家请教。经过多年如一日的勤奋努力,他终于在知名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并逐渐在文学领域崭露头角。这个事件全面地展现了主人公为实现梦想,在写作道路上坚持不懈、勤奋努力的品质。
事件二:一位清洁工阿姨,负责一片很大区域的街道清洁工作。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她每天都早早来到工作岗位。她认真地清扫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一片纸屑、一个烟头。遇到口香糖等难以清理的污渍,她会蹲下身子,用小铲子一点点地铲除。在完成日常清扫任务后,她还会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以便更好地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这些日常工作中的细节,生动地体现了清洁工阿姨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勤奋敬业的品质。 (6). 体现开朗性格特点 事件一:转校生刚来到新班级,对环境和同学都很陌生,感到有些拘谨。主人公热情地主动与他打招呼,带着他熟悉校园环境,介绍班级里的同学和有趣的事情。在课间休息时,主人公还组织同学们一起玩游戏,鼓励转校生积极参与。在主人公的带动下,转校生很快融入了新班级,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个事件充分展示了主人公开朗热情、善于帮助他人融入集体的性格特点。 事件二:在一次班级活动中,大家需要分组表演节目。主人公所在的小组抽到了一个难度较大的主题,很多同学都有些发愁。主人公却笑着说:“这可难不倒咱们,大家别担心,我们肯定能想出一个超有趣的表演方式!”随后,他积极组织大家讨论,提出各种新奇的想法,还时不时开个小玩笑,让小组讨论的氛围轻松愉快。在他的感染下,小组同学齐心协力,最终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表演。此事件体现了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开朗向上的性格,能够带动身边的人一起面对挑战。 (7). 体现诚信品质 事件一:主人公在商场购物时,收银员多找了钱。他发现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返回收银台,将多余的钱还给了收银员。收银员十分感激,询问他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想要表示感谢,主人公只是微笑着说:“这是应该的,每个人都会这么做。”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诚信做人的原则,展现了诚实正直的品质。 事件二:一家小商店的老板承诺,所售商品都是正品,假一赔十。有顾客怀疑购买的商品有问题,找到老板理论。老板二话不说,立刻联系厂家核实情况,并主动提出如果商品确实有问题,愿意按照承诺进行赔偿。经过调查,发现是顾客误会了商品的使用方法,并非质量问题。但老板这种对顾客负责、坚守诚信承诺的态度,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和周边居民的称赞,也让他的生意越来越好。这个事件通过商业经营中的具体事例,深刻体现了老板诚信经营的品质。 (8). 体现内向性格特点 事件一:在班级组织的演讲活动中,主人公准备得很充分,但当轮到他上台时,看到台下那么多双眼睛盯着自己,顿时紧张得满脸通红,声音也微微颤抖。尽管内心十分挣扎,他还是努力克服恐惧,结结巴巴地完成了演讲。回到座位后,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庆幸自己终于坚持下来了。这个事件生动地展现了内向的主人公在面对公开场合时的紧张与不安,以及他努力突破自我的过程。 事件二:学校组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在小组讨论时,主人公虽然有很多好的想法,但总是犹豫着不敢开口表达,担心自己的想法不够好,会被同学们嘲笑。直到讨论快结束时,在老师的鼓励下,他才小声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没想到,他的想法为小组项目提供了新的思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通过这件事,体现了内向性格的主人公虽然不善于主动表达,但内心丰富,且在外界鼓励下能够勇敢表达自己。
4、从不同角度拓展选材思路 (1). 家庭角度:家庭是人物成长的重要环境,许多品质和性格特点在家庭生活中得以体现。比如,通过描写孩子在父母生病时主动承担家务、照顾父母,体现孩子的懂事与孝顺;或者描写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陪伴学习,展现父母的关爱与奉献。还可以写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矛盾与和解,从中体现人物宽容、理解等品质。 (2). 学校角度:学校是人物学习和社交的场所,有丰富的选材资源。例如,写同学在学习上互相帮助,成绩好的同学耐心辅导成绩差的同学,体现同学之间的友爱互助;写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体现老师的敬业与负责;写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的表现,如运动会上为班级荣誉拼搏,体现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拼搏精神。 (3). 社会角度: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能为体现人物品质和性格特点提供大量素材。可以写在公交车上年轻人主动给老人让座,展现社会中的文明与关爱;写志愿者在社区为孤寡老人服务,体现社会人士的爱心与奉献;写市民在面对城市建设问题时积极提出合理建议,展现公民的责任感。 (4). 特殊经历角度:人物的特殊经历往往能更深刻地体现其品质和性格特点。比如,经历过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人,在灾后积极参与重建工作,帮助其他受灾群众,体现他们的坚强与无私;或者写曾经失足的人,经过自我反思和他人帮助,重新走上正轨,努力回馈社会,展现其改过自新、积极向上的品质。 (三)文章结构安排 1. 开头 ①复习内容:回顾常见开头方式,如开门见山式“我的班主任李老师,是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好老师。”;设置悬念式“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同学,他总是独来独往,却在关键时刻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他到底是谁呢?”;环境烘托式“秋风瑟瑟,枯黄的树叶飘落,我又想起了那位和蔼可亲的清洁工爷爷。” ②练习巩固:给出不同题目,如《我的好朋友》《令我敬佩的人》等,让学生用不同开头方式写作,体会各开头的效果。 2. 中间叙述 ①复习内容:强调围绕人物特点选取典型事例,做到详略得当。一般选择 2 - 3 件事,重点事例详细叙述,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次要事例简要概括。如写《我的妈妈》,可详写妈妈在自己生病时悉心照顾,略写妈妈日常为家庭操持家务。 ②练习巩固:给出人物特点,如坚强、善良等,让学生选择典型事例并安排详略,列出写作提纲。 3. 结尾 ① 复习内容:总结常见结尾方式,如总结全文式“这就是我的爸爸,一个平凡却又伟大的人,他的爱如明灯,照亮我前行的路。”;抒情式“老师,您的教诲如春雨般滋润我心田,我永远爱您,感激您!”;启发式“从这位卖艺人身上,我明白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坚守梦想,勇敢前行。” ②练习巩固:给出不同文章开头与中间叙述内容,让学生选择合适结尾方式,完成作文收尾,感受结尾对升华主题、表达情感的作用。 三、复习方法 1. 范文赏析:选取不同类型、风格的优秀写人作文,从人物特点、描写方法、结构安排、情感表达等方面详细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2. 专项练习:针对描写方法、开头结尾、选材等分别进行专项练习,强化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 3. 互评互改:学生完成习作后,同桌或小组间相互交流评价,提出修改建议,在互评中学习他人长处,提高写作能力。 4. 回顾反思: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以往写人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在复习中不断改进。 四、习作例文 我的语文老师 六十二班高梓涵 我也算遇到过很多老师,但是从来没有一个老师,让我如此热爱,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我的记忆长河中熠熠生辉。 语文老师身材瘦小,一张白皙而精致的瓜子脸,给人一种温婉的感觉。她特别爱笑,那笑容仿佛春日里的暖阳,能驱散我心中所有的阴霾。她还总喜欢自黑,开玩笑说自己的脸是“红薯面脸”,不好看。可在我眼里,她是最美的。 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由衷敬佩。批改作文时,她简直一丝不苟。每一个遣词造句,她都细细斟酌,若有不当之处,定会耐心地帮我们修改,并注明原因,让我们能举一反三。标点符号也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顿号用错,她也会一一修改指正。经她批改后的作文,满是密密麻麻的批注,那不仅仅是文字的修改,更是她对我们满满的期望与付出。 她在生活中对我们关怀备至,犹如一位亲切的母亲。因为我们在学校吃午饭,中午不回家,很多同学不喜欢喝水,她就从家里拿来保温壶,一天到晚不辞辛劳地提七八壶开水,就为了让我们能随时喝到热水。有时我们不喝,她便佯装生气地说:“别心疼我提水累,我给你们提水还锻炼了身体呢,而且不至于一直坐在那里,累得腰疼。”听着她半开玩笑的话语,我心里满是感动。 每天中午吃饭时,她总会在一旁叮嘱我们:“孩子们,慢点儿吃,别噎着。”等大家差不多吃完,她又会关切地说:“喝点儿汤,这样胃里舒服。”在她的细心照料下,我们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老师虽然在学习上对我们要求严厉,但正是这份严厉,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进步。她常说:“严师出高徒,现在对你们严格,是为了你们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 我很幸运,能在求学之路上遇到这样一位语文老师。她用自己的言行,教会了我们知识,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关爱他人。 我爱我的语文老师,这份爱,如同醇厚的美酒,随着岁月的流转,愈发浓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