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学习记录——九大体质辨认及调理要点(1)

 文香阁 2025-05-09
“九大体质”源于中医基础理论,将人体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类。

每种体质对应独特的生理特征和易发疾病倾向:如气虚者易疲乏,需补气固本;阳虚者畏寒,宜温阳散寒;阴虚者口干,当滋阴降火;痰湿体质肥胖,需健脾化痰。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辨识体质,强调'因体施养',结合药膳、针灸、导引等方法调和阴阳气血。现代研究证实,体质辨识可指导慢性病预防及亚健康调理,为个性化养生提供科学依据,体现了'治未病'的核心理念。
今天先记录三种体质,如下。

1.平和体质:平和精充神气旺,吃好睡好二便畅

特点:精充、气足、神旺。形体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精力充沛、性格随和开朗,患病较少,适应能力强。

调理:心态平和、饮食有节、起居规律、适量运动。

精神调摄:宜保持平和的心态,尽量适应四时的阴阳变化规律。

饮食调养:膳食平衡,要求食物多样化;注意气味调和,因时施膳。宜粗细合理,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油腻辛辣;忌过饥过饱,进食过冷过烫或不洁净食物,戒烟限酒。药膳推荐荠菜鸡蛋汤(春)、苦瓜黄豆煲排骨(夏)、栗子焖鸡(秋)、羊肉羹(冬)。

起居调养:避免熬夜,适当午睡,避免出汗受风。

运动调养:春夏季“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劳逸相结合,穿戴求自然,饭后宜缓行百步,不能食后即睡。

针灸推拿:按揉涌泉、足三里等穴位。

2.气虚体质:气虚疲乏常易感,头晕气短又多汗

特点:短、感、汗。容易疲乏,容易气短,比别人容易患感冒,喜欢安静,懒得说话、说话声音低弱无力,活动量稍大就容易出虚汗。

调体法则:培补元气,补气健脾(玉屏风颗粒、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

调理:心态乐观、食宜健脾气、起居勿过劳、运动宜柔缓

精神调摄:气虚质性格偏内向,培养豁达乐观的态度,不可过度劳神。

饮食调养:宜选性平偏温、健脾益气食物,少吃或不吃空心菜、槟榔、生萝卜等耗气食物,忌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食物。推荐药膳如黄芪童子鸡、山药粥、黄芪党参汽锅鸡。

起居调养:避免熬夜,适当午睡,避免出汗受风。

运动调养:宜釆用低强度循序渐进运动方式,适当增加锻炼次数,减少每次锻炼总负荷,控制好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忌用猛力,以免耗伤元气。推荐散步、太极拳、八段锦、提肛运动(防止脏器下垂)。

针灸推拿:按揉或艾条温和灸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位。

3.阳虚体质:阳虚浑身皆畏寒,厚衣蜷缩性格安

特点:冷、痿、静 。手脚发凉,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感到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耐受不了寒冷(冬天的寒冷或冷空调、电扇等),吃喝凉的东西会感到不舒服或腹泻,性格内向、沉静

易发病:不孕症、骨质疏松症、肠易激综合征、膝骨关节炎、痛经等疾病。

调体法则:补肾温阳,益火之源(桂附地黄丸、右归丸)

调理:心态要阳光、饮食宜温阳、起居要保暖、运动避风寒。精神调摄:阳虚质性格沉静、内向,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避免悲伤、惊恐等不良情绪影响。多听《黄河大合唱》等激昂、高亢、豪迈的音乐。

饮食调养:宜选甘温补阳食物如羊肉、核桃、栗子、荔枝、龙眼、生姜、韭菜、茴香、肉桂、辣椒、花椒、红茶等,少食生冷苦寒如螃蟹、苦瓜、西瓜、绿茶、冷冻饮料等。推荐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韭菜炒胡桃仁。

起居调养:冬季要适当多穿衣服,尽量吃温热的食物,尤其要注意背部、腰部和下肢的保暖;睡前用热水泡脚;居住环境以温和的暖色调为宜等。

运动调养:最好选择春夏季节、阳光充足的上午,适当进行舒缓柔和户外活动,推荐日光浴、空气浴、八段锦等。 

针灸推拿:针灸百会、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