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宸熙日记(127)滋肝肾、补肝血、滋阴明目、生津止渴的食疗方——桑椹膏

 罾事物语 2025-05-13 发布于湖南
正是桑椹成熟的季节,千万不要错过了大自然的馈赠,详细了解后才知道,桑椹和地黄一样,是个宝呀!

桑葚不光好吃,还是养生佳品。在中医典籍中被誉为"民间圣果",《本草纲目》这样记载:桑椹子,滋肝肾,充血液,健五脏,明耳目。

一句话概括,桑葚就是水果界的“六味地黄丸”,主打补肾滋阴的功效

桑葚暗紫色的汁液,能给到身体甘甜的润泽,能够深层次地滋阴补血;

甜中带一点酸味,还可以帮助能量收敛下行;

黑色又入肾,自然与肾脏的属性相契合。

对于熬夜阴虚、更年期潮热、干燥症、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肾精肾阴亏虚的问题,桑葚都有调补的作用。

这些症状,也正是六味地黄丸的主治范围,所以说,食疗版的六味地黄丸,桑葚当之无愧。

既然桑椹那么好,什么样的人群适合吃呢?

1、春分后,身体疲惫的人。眼干眼涩,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的人要多吃桑椹。
行气必耗血,春天肝气旺,肝血也消耗得厉害。所以春分之后,养肝的重点之一,就是补肝血。

桑葚在春天肝风最旺时成熟,补肝的力量很强。

甘酸之味又能化生阴血,直接滋养肝血。

所以《本草经疏》说它:桑葚甘寒益血,故主阴血不足之证。

桑葚色紫黑,中医象思维,黑色入肾、入血。

除了补肝血,桑葚还能入肾补肾阴。

《玉楸药解》说它:滋木利水。

这里滋的木就是肝木,利的水是肾水(肾阴)。

《滇南本草》说它: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

就是说它能通过补肾阴、填精血,来改善因肝血、肾精亏虚导致的眼干、发枯。

2、失眠多梦,容易胡思乱想的人。

肝主魂魄,容易受别人情绪影响,做事不能专心,都可以说是魂魄不稳。我们常说的身弱,也是这个意思。

“桑葚,安魂镇魄。”《本草纲目》。

肝血足了,魂归位,人就会很稳定,一夜好眠。

3、月经量少推迟,头晕烦躁的女人

软绵绵,像踩在云朵上的这种头晕,蹲久了站起头晕,用桑葚的效果很好。

4、桑椹养血乌发,所以白发、脱发,头发像枯草的人要多吃。

发为血之余,特别是秃顶、生白发的人,一般都有失眠、焦虑、眼干这些肝血亏虚的“伴随症状”。

虽然补铁不等于补血,但含铁丰富的食物一般都有补血的效果:
每100克桑椹含铁42.5毫克,是水果中含天然铁最丰富的食物

现代药理学发现桑葚富含:

花青素、铁、维生素E:抗氧化、促进造血功能。

乌发素(黑色素前体物质):可能直接参与毛发色素合成。

新鲜的桑葚直接食用,酸甜可口,津液充足。有助于缓解阴虚体质的各种不适。

如果想整年都留住这份滋养,也可以囤一些桑葚干,用来泡茶,或者闲暇时抓一把干嚼,绝对好过吃其他零食。

图片

手脚勤快还可以熬成膏,滋养浓度更高,而且更易于保存。如果脾胃虚寒严重,加上适量生姜、红糖一起熬膏,就能放心食用了。每日温水冲服1-2勺,可以乌发养颜,润燥通便。

5、桑椹可以滋阴生津,所以口干舌燥、阴虚内热的人可以多吃。

前面已经说了桑葚色黑入肾,

能补肝血补肾阴,也就是从底子上补身体底层阴液;

除此,它性味甘凉可以清烦热、生津止渴。

《神农本草经疏》:

桑葚者,桑之精华所结也。

其味甘,其气寒,甘寒益血而除热。
消渴由于内热津液不足,此物能生津故止渴。

如果你最近有喝了很多水也不解渴,口干舌燥津液不足的情况,可以多吃点儿桑葚,比喝水管用。

肝肾阴虚的人,容易口干舌燥,动不动上火,有的甚至失眠盗汗,五心燥热,特别是更年期的女性和小孩子,最容易有这些阴虚的表现。这些人一定要多吃点桑葚。
图片
关于它的吃法,王孟英说:可生啖(宜微盐拌食),可饮汁,或熬以成膏,或爆干为末。
就是说可以生吃,可以榨汁,可以晒干,可以熬膏。
但如果你想用它滋阴,以上所有吃法中最好的吃法就是熬膏。

至于为啥要熬膏,有这么几点原因。

1)适合长期坚持:

膏者,缓也;膏剂这种剂型,非常适合慢性虚损人群,每日少量长期坚持,渐进补益。

2)厚味填精:

膏方是通过长时间煎煮浓缩而成,能大幅提升药物的“ 厚味填精 ”作用。

3)改变药性:

桑葚偏寒,熬煮浓缩而成的桑葚膏就是微寒,如果你还担心,可以加点姜粉或附子粉等温阳。

所以《本草纲目》说桑葚“捣汁饮解酒毒,熬为膏服壮筋骨”
近代名蒲辅周在使用桑葚时,也是熬膏。

图片

▪️李兴培《蒲辅周食疗防病治病经验谈略》新疆中医药1990年第3期

桑椹膏的做法

1、把鲜桑葚倒盆里,洒点盐,浸泡半小时,去掉灰尘和虫卵。

洗净后,用工具压榨出汁液,我不想浪费,就把整个桑椹直接用破壁机榨成原浆。可以加些的红枣和枸杞,补血益肾更给力,味道也更甜。

2、将汁液或原浆倒到不锈钢锅或砂锅里,不要用铁锅。中大火煮开,转小火一直熬,熬20分钟以后,还可以加些红糖或冰糖,让甜味加倍,继续熬至拉丝粘稠,四处飞溅时,即可出锅。

网友“健康是福”供图。

熬煮过程中需要不停搅拌,避免糊锅。开始的时候,勺子搅起来很顺滑,40分钟后,感觉越来越难搅了,汁液变得粘稠了,就说明熬好了。

然后用无油无水的罐子装起来,放冰箱冷藏保存。

去掉纤维熬出来的膏体更好看,保留桑椹纤维的,更像是桑椹酱,口感都很不错的,看您自己的喜好。

纯汁液熬的膏

「保留纤维熬的膏」

桑椹膏的吃法

像我这种懒人,就直接舀一勺出来,加点红糖,用开水调匀当饮料喝。或者在早餐时,蘸馒头或面包片吃。不管用什么方式,吃到肚子里就对了
前面说了,担心桑椹性寒的,加姜粉,附子粉,中成药有附子理中丸。
担心桑椹膏滋腻,运化不动的,配上加热的黄酒。
参考《金匮要略》中对肾气丸的描述:

肾气丸方:地黄八两,薯蓣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牡丹皮三两,茯苓三两,桂枝一两,附子一枚(炮)。右八味,末之,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渐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不能饮者,白饮(米汤)下之。

肾气丸中,地黄用到了八两,现代用量是24克,用什么送服呢?酒下。
所以,当你在吃地黄或桑椹膏、玉灵膏等滋补的中药时,可以配50~100ml温热的黄酒送服。
我从拼多多买了十多斤,做成了两大罐,放冰箱里慢慢吃。然后早睡早起,等着自己变得气血充足更健康
图片
END
宸熙的小店
古法红糖|武夷岩茶|三年陈艾
野生山茶油|刮痧板|食疗保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