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然打嗝又停不下来?3 种科学方法送给你

 wyfx100 2025-05-13

“嗝~嗝~嗝~”

在安静的会议室、浪漫的约会中,或者和朋友聚餐时,突然打嗝停不下来,简直是社死现场!普通打嗝还好,忍一忍就过去了,但如果是那种顽固性打嗝,真得会让人尴尬到脚趾抠地。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打嗝的那些事儿,以及如何快速缓解打嗝的小方法。

打嗝是怎么回事?

打嗝,一般分为:嗳气和呃逆两种。

一、嗳气

定义:嗳气是指胃内气体通过食管和口腔排出的过程,俗称“打饱嗝”。

机制:通常是由于胃内积聚过多气体(如吞咽空气、饮用碳酸饮料或消化不良),身体通过嗳气的方式将气体排出。

表现:

  • 声音较为低沉,通常伴随明显的“嗝”声。

  • 气体排出后,腹部会有轻松感。

常见原因:

  • 进食过快或过量。

  • 饮用碳酸饮料或啤酒。

  • 胃食管反流病(GERD)或功能性消化不良。

缓解方法:

  • 放慢进食速度,避免吞咽过多空气。

  • 减少碳酸饮料和酒精摄入。

  • 饭后适当散步,促进消化。

专家提醒:偶尔嗳气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有烧心、反酸、胀痛等症状,可能是病理性的嗳气,建议到消化科就诊。

二、呃逆(这是重点)

呃逆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主要表现为膈肌不自主的、突然的收缩,同时伴随声门关闭,发出“嗝”的声音。打嗝通常是短暂的,但有时也可能持续较长时间,甚至成为顽固性问题。

(一)打嗝的机制

  • 膈肌收缩:膈肌是分隔胸腔和腹腔的主要呼吸肌。当它不自主收缩时,会快速吸入空气。

  • 声门关闭:在膈肌收缩的同时,声门(喉咙处的开口)突然关闭,阻止空气进入肺部,从而产生“嗝”的声音。

  • 反射弧:打嗝通常由迷走神经和膈神经的刺激引发,这些神经将信号传递到脑干中的呃逆中枢,形成反射弧。

(二)呃逆相关解剖

1.膈肌

膈肌是向上膨隆呈穹隆形的扁薄阔肌,位于胸腹腔之间,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

膈的肌束起自胸廓下口周缘和腰椎的前面,可分为三部:

  • 胸骨部,起自剑突后面;

  • 肋部,起自下6对肋骨和软肋骨;

  • 腰部,以左右两个膈脚起自第2至3节腰椎。

各部肌束均止于中央的中心腱。

2.膈神经

由第3、4、5对颈神经的前支组成。

膈神经中的运动支支配膈肌,每一侧膈肌由相应膈神经支配。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膈下面的部分腹膜,右侧膈神经感觉纤维分布到肝、胆囊和肝外胆道的浆膜。

3.膈肌、膈神经与呃逆

人受刺激时可发生呃逆,同侧半膈肌受影响,表现为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有窒息感。

膈神经功能障碍时会出现呃逆,其治疗的方法为按压膈神经,在前斜角肌表面按压膈神经,并加压数秒,深呼吸尽量排空后,屏气数秒再深吸气(重复至呃逆停止)

(三)呃逆的分类和症状

1. 按持续时间分类

①短暂性呃逆(急性呃逆)

持续时间:通常持续几分钟到48小时。

症状:偶尔发生的呃逆,通常无其他明显不适,可能与饮食过快、饮酒、情绪激动或胃部受刺激有关。

特点: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治疗。

②持续性呃逆

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但少于1个月。

症状:频繁且持续的呃逆,可能伴有轻度不适,如胸痛或疲劳。

特点:可能由胃肠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代谢异常引起,需进一步检查。

③顽固性呃逆(慢性呃逆)

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

症状:长期、频繁的呃逆,可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导致失眠、体重下降、情绪低落等。

特点:通常与严重的基础疾病(如脑部病变、肿瘤、药物副作用)相关,需积极治疗。

2. 按病因分类

①生理性呃逆

病因:与饮食、情绪、温度变化等生理因素相关。

症状:短暂且无其他不适,通常无需干预。

②病理性呃逆

病因:由疾病引起,如胃肠道疾病(胃炎、胃食管反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脑肿瘤)、代谢紊乱(低钠血症、糖尿病)等。

症状:伴随原发病的症状,如腹痛、恶心、头痛、乏力等。

③药物性呃逆

病因:某些药物(如镇静剂、麻醉剂、类固醇)可能诱发呃逆。

症状:通常为持续性或顽固性,停药后可能缓解。

(四)治疗

1. 3个常用自我止嗝法

①屏息法

  • 捏住鼻子,闭上嘴巴,尽可能长时间地屏住呼吸。

  • 屏息时一定要量力而行,避免因为缺氧导致头晕等症状。

②蜷缩法

  • 坐在椅子上,双手抱腿,上身前倾,有助于排出气体。

③纸袋法

  • 拿一个信封或一个纸袋罩住口鼻呼吸,这样可以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缓解打嗝的症状。

2.一般治疗措施

①按压双眼球法

患者闭目,术者将双手拇指置于患者双侧眼球上,按顺时针方向适度揉压眼球上部,直到呃逆停止。此法多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忌用,心脏病患者慎用。

②按压眶上神经法

患者平卧位或坐位,术者用双手拇指按压患者双侧眶上,相当于眶上神经处,以能忍受为度,双手拇指交替旋转2~4分钟,并嘱患者有节奏地屏气。

③足部疗法

嘱患者用手指稍加压力揉搓足底(位于涌泉穴内下旁开1寸处),直至呃逆停止。

④含水屏气法

取凉开水一杯,令患者含水一大口,然后屏气停止呼吸,尽量延长时间,待到将无法忍受时,才把水吞入胃中,注意不要呛入气管中。该法可反复使用,有心脑疾病者禁用。

3.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4.中医疗法

包括针灸疗法、局部按摩、揿针、艾灸、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

最常用的针刺疗法可选穴攒竹、内关、中脘、足三里、太冲、公孙、膈俞。其中足三里、内关、中脘为关联性最强的穴位组合,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效穴。

此外,我们还可选取翳风、攒竹进行穴位按摩,若配合深呼吸并屏气,则疗效更佳。

5.直肠指压按摩疗法

这个方法来源于2006 年搞笑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弗朗西斯 · 费斯米尔。

6.手术及介入治疗

①手术解压治疗,如由肿瘤压迫刺激神经等解剖结构引起的呃逆可选择。

②在颈段硬膜外间隙或膈神经近端注射局麻药,以组织神经传递,也能成功治疗顽固性呃逆。

③膈神经损毁术。

④超声引导下的膈神经阻滞术。

顽固性呃逆的病因高达百余种,如果你打嗝持续48小时以上,建议尽快就医,尽早明确病因,遵医嘱治疗。

9.9元系列课程

支持试听,永久复看

我们的线下课程,一直秉承“授人以渔”的理念, 让大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诊疗有整体全面的认识,快速提升诊疗水平的同时,还能知道哪里不足,提升有方向,学习有方法。通过短时间付费线下课程学习,让自己提高的时间和精力成本都大大减少。

我们的课程系统的覆盖了人体疼痛的所有路径,学完我们的课程,会让你在疼痛和疑难杂症,诊疗领域脱颖而出,提升整体竞争力。

我们课程的承诺:支持试听,不满意,可退费。

下面的是关于课程大概详情,想提升的老师,联系工作人员,详细了解。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锁定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