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喉咙痛的专方

 松子松019 2025-05-13 发布于广东
《伤寒论》有个治喉咙痛的专方,叫桔梗汤,用了桔梗和甘草两味药。吴鞠通把这两味药化用进银翘散,又加了一味牛蒡子。听起来,像是借了前人的巧,又填补了一笔,实际没这么简单。喉咙会肿会疼,是因为热邪与气血凝结在这里。桔梗和牛蒡子都能利咽喉不用说,关键在于这两味药的走向正好相反——桔梗上升,牛蒡子沉降,这么一升一降,就把凝结的气血和热邪散开了。气通邪散,大势已去,剩下的就是穷寇余焰,一味清热定痛的生甘草就足以收全功了。
如何服药
吴鞠通在银翘散原方里,花了不少笔墨讲这个药的煎法和吃法,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总的宗旨——所有的细节,都是为了药力精准抵达战场而服务。
今天咱们用银翘散,只要认对了病机,自己买中成药也很方便。市面上开架的成药不少,一般用“银翘解毒”来冠名,有水丸,也有口服液、颗粒剂。老实说,这个药不太适合丸剂。中医有句话叫“丸者缓也”——一个方子做成丸剂,无论补药还是攻药,都是为了让它缓缓发挥力量。银翘散之所以定成“银翘散”,而不是“银翘丸”,就是让它快收功。风热邪气侵袭,贼兵在里边多盘踞一时,这个病变化的风险就大一分。所以买药的时候,可以买颗粒剂或口服液,也可以买蜜丸拿热水化开喝。总体感觉,喝药汤还是最快的。
一张方子,能流传二百多年,治活无数人,被叫作“温病第一方”,自然有它的妙处。妙在哪儿?妙在每一味药都保全了自己的性情,每一味药又都成全了别人的性情。分着讲,一队清热、二队散风、三队利咽。细究起来,金银花清热,它能不能散风?也能。牛蒡子利咽,它能不能清热?也能。薄荷散风,那它能不能利咽?也能。分开来,你就是你,我就是我;合起来,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什么叫高手?一张方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这才是高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