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1962年我国自卫反击战取得巨大胜利后,主动停战后撤,没占领更多南坡土地的做法,一直耿耿于怀。我们试着从地理方面分析一下。 南亚是一片巨大的是非之地。大家看看亚洲人口密度地图,南亚与我国青藏高原,两侧人口密度的反差可以说是地球上最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南亚地区,人口密度冠绝全球,山北的青藏高原绝大部分是无人区,人口密度地图上一边红得发紫,一边是空白。 ![]() ![]() 南亚地区人口的生存空间争夺、历史上的殖民遗毒、延绵千年的阶层矛盾、复杂的宗教冲突交织在一起,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最危险的一块是非之地。 ![]() 中国的经济重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青藏高原对于我们国家,理所当然的定位是战略屏障、生态屏障,是民族团结的稳定后方,搞经济这种事情怎么也轮不到青藏高原。 这样的情况下,离核心国土几千公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即便多占领到一块土地,隔着山高谷深的横断山、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这块地等于是孤岛,能产生经济利益才有鬼。不仅没有经济价值,还是会成为巨大的战略负担,要翻山越岭投入巨大的资源去维持。 ![]() 我党我军历史上能从弱小成长起来,道义的先进性是根本,从不做陷入战略上被人牵制的傻事也是重要原因。 喜马拉雅山南坡维持有多艰难?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以我们这样的建设能力,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墨脱县(海拔1100米)2013年才通公路,结束了“孤岛”的历史,这离自卫反击战已经51年!先辈们当年人背马驮,能维持住南坡墨脱县及以南至海拔400米左右,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 假如有这么一块地,除了维持艰难,还会陷入南亚这个巨大的是非之地,看着地图觉得好,周围被密密麻麻的人口、各种宗教包围,治安混乱,环境脏乱差,摩擦不断,有啥冲突首先被人收拾,谁愿意去住呢? 我国近代以来积贫积弱,饱受西方侵略,积累下来的问题多如牛毛,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要有正确的步骤,考虑成本和对各方面的影响。比如说新中国建立以来由于否定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坚持独立自主,饱受外国封锁,在很多地方韬光养晦,尽可能与世界各国合作,才有现在的建设成果,不是说每个时期、每件事都强势就行的。 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和战略制高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军迅速进入青藏高原,实现西藏和平解放;1959~1961年期间,我军驻藏部队又平息了西藏地方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的作战,并以此为契机,完成了西藏的民主改革。 ![]() 1962年,边境对印度自卫反击战,一战打出五六十年的和平,然后迅速脱离接触,避免陷入南亚这个大染缸的无穷无尽龌龊之中。依托青藏高原,可以低成本防御,避免南亚的争端影响,保护水源地,赢得稳定的后方,以及东中部发展经济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所有的表现符合国际道义,赢得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尊敬,收获的好处非常多。恢复土地方面,当年也不是没有成果,一些战略要点确实是当时完成控制的,特别是西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