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不会重演细节,过程却会重复相似。——马克·吐温” 经济周期周而复始,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那些我们认为不常见的事情其实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在《周期》一书中,马克斯认为那些能看懂周期、看清周期、利用周期的人来说,周期波动是好事,能带来投资获利的良机。四季周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具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现象,但终究是四季轮回。这是最直观的周期,就不过多赘述。经济周期,也被称作商业周期、景气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过程,本质是产能与需求的动态平衡。一般情况下,经济周期划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或者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四个阶段。而经济周期也经常会出现套嵌,常见的如:基钦周期(3-4年库存周期)、朱格拉周期(7到11年设备更新和资本投资的周期性)、康波周期(50-60 年技术革命),当前可能正处于第五次康波(信息技术)的衰退期与第六次康波(新能源、AI)的萌芽期交替阶段。 行业周期,是指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因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政策环境、行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的周期性波动。不同行业的周期特征不同,一般情况下可分为强周期行业、弱周期行业和成长型行业。公司周期,是指公司从创立、成长、成熟到衰退的整个发展过程。之前在读MBA的时候,比较系统的学过业生命周期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企业像生命的过程,也要经历从诞生、成长、成熟到衰退的过程,公司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发展任务。比如,初创期的公司面临着较高的经营风险和市场不确定性;成长期的公司营收和利润快速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成熟期的公司业务稳定,盈利能力较强,但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衰退期的公司则可能面临市场份额下降、利润减少、竞争力减弱等问题。 股市周期,是指股票市场长期趋势的周期性变化,即股市由牛市到熊市,再由熊市到牛市的不断循环过程。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但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往往会提前或滞后于经济周期。心理周期(股市周期中的心理周期),是指投资者群体心理和行为的周期性变化。投资者的情绪、认知和行为模式会在乐观与悲观、贪婪与恐惧之间不断切换,从而影响市场的走势。这种心理周期往往与市场的实际表现相互作用,形成正反馈或负反馈机制。例如,在牛市中,投资者的乐观情绪会推动股价进一步上涨,形成过度乐观的市场氛围;而在熊市中,投资者的恐惧情绪会导致恐慌性抛售,加剧市场的下跌。《周期》一书中,马克斯认为周期有三大规律、分为三类九种以及应对周期三步操作。1、周期的发展不是平滑的直线,而是在发展过程中有涨有落起起浮浮,但从历史的角度看,总有一个中枢。 2、周期不会相同只会相似。历史是有借鉴意义的,但是如果想要完全复刻历史是不可能的,因为每次周期的发生都有不同的背景和基础,可能表现的形式不一样,但周期的实质可能是一样的。3、周期经常呈现钟的特征,大部分时候都不在中间状态。摆少走中间多走极端。这种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摆动现象,是投资世界最确定的特征。 周期的三个特征说明周期既有一定的规律性,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马克斯关于周期的钟摆理论非常形象,他认为,合理的中心点,经常发出一种磁性般的吸引力,将其周围周期性摆动的事物,从极端拉回“常态”。但是事物回归中心点之后,却往往不会在此停留很长时间,而是继续摆动下去。正是这股力量,让事物从一个极端摆回中心点。这股力量会继续发挥作用,让其在到达中心点后,继续摆动下去,而且越摆越远,摆向另一个相反的极端。这种周期模式十分可靠,我们要学会识别和接受,这一点非常重要。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周期在我们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但又无法准确的预测。我们都知道春天花会开,但是花哪天开、开几天却经常是未知的,周期也是如此。我们以巴菲特买航空股为例,巴菲特三进三出,每次都踩不到点。原来大人物也经常有走眼的时候。 1989年,美国航空公司总市值约15亿美元,每股股价35美元,市盈率6.6倍,股息率高达9.25%,股价看起来较为便宜。同时,巴菲特认为CEO值得信任且富有能力。7月,巴菲特花3.58亿美元买入美国航空年利率9.25%、十年强制赎回的可转换优先股,转换价格为60美元。这对当时的巴菲特来说是笔大交易,相当于其身价的10%。而且交易形式是巴菲特最喜欢的可转换优先股,基本稳赚不赔的那种(可以参见2008年投资高盛)。然而,美国的航空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美国航空公司从1990年到1994年连续亏损,1993年公司停止发放特别股股息。到1994年年底,伯克希尔将美国航空账面的投资金额调降为8950万美元,简言之就是,跌了3/4。最后,巴菲特并没有亏掉本金,而是在9年后收回本息,主要原因还是买的是可转换的优先股,收益于特殊性的惩罚条款和航空业景气的恢复。巴菲特致股东的信1990(中文版),自从我们开始投资之后,航空业的状况便很急遽地恶化,尤其再加上某些业者自杀性的杀价竞争,这样的结果导致所有的航空业者都面临一项残酷的事实,在销售制式化商品的产业之中,你很难比最笨的竞争对手聪明到哪里去。1990年巴菲特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不要买垂死挣扎的恐龙:航空运输业是个糟糕的行业,在 25 年前,如果有人问你未来什么行业会有较大的发展,在航空运输业和报纸业之间你肯定会选择前者。按照单位销售情况,航空运输业的发展非常迅猛,但是实际上这个行业比你想象的要糟糕得多。最早投资铁路公司的人亏了,最早投资航空公司的人也亏了。火车和飞机的发明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投资者却损失惨重。(1999年)巴菲特1998年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演讲#转载#,几年前我买入美国航空优先股是个错误。当时我手里闲钱很多。手里一有闲钱,我就容易犯错。查理让我去酒吧喝酒去,别在办公室里待着。但我还是留在办公室,兜里有钱,就做了傻事。每次都这样。当时我买了美国航空的优先股。没人逼我,是我自己要买的。现在我有一个800热线电话,每次我一想买航空股,就打这个电话。电话那边的人会安抚我。我说:“我是沃伦,又犯了想买航空公司的老毛病。”他们说:“继续讲,别停下,别挂电话,别冲动。”最后那股劲就过去了。我买了美国航空以后,差点把所有钱都亏进去,真是差一点全亏了。我活该亏钱。 我买入美国航空,是因为它是一只很合适的证券,但它的生意不好。对所罗门的投资也一样。我根本不想买它的生意,只是觉得它的证券便宜。这也算是一种错误。本来不太喜欢公司的生意,却因为喜欢证券的条款而买了。这样的错误我过去犯过,将来可能还会犯。最大的错误还是该做的没做。巴菲特致股东的信2007(中文版),航空公司从它开出第一个航班开始,对资本的需求就是贪得无厌的。投资者在本应对它避而远之的时候,往往受到公司成长的吸引,将钱源源不断地投入这个无底洞。就是我,也很惭愧地加入这场愚蠢的活动,1989年我让伯克希尔买入美国航空公司的优先股。可付款支票上的墨迹未干,美国航空就开始了盘旋下落,不久它就不再支付给我们优先股的股息。不过最后我们算是很幸运的。在又一轮被误导的,对航空公司的乐观情绪爆发时,我们在1998年卖掉了我们手里的股票,竟然也大赚了一笔。在我们出售后的10年里,美国航空申请破产了,两次!2008年经济危机后,美国航空业经过整合后竞争格局改善,航空公司定价能力增强,盈利稳定性提高,航空运输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航空公司通过优化运营流程、降低燃油成本等措施,成本控制取得成效,提高了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2016年第三季度,巴菲特斥资近15亿美元购入美国航空、达美航空和联合大陆航空公司股票,并在后续买入了西南航空的股票。巴菲特一路买买买,到2019年末已经持有这四家航空公司的投资总市值达到约88亿美元,成为这几家航空公司的重要股东之一。(又来捡便宜了)2017年CNBC对巴菲特的专访,航空业投资是个非常艰难的任务,一方面座位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另一方面是巨大的固定成本。**比如,你每个航班多带一个人,这个人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但你如果把最后一个座位卖的太便宜,前面座位的买家肯定不愿意,最后大家都等着抢最后放出的便宜座位。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航空股股价大幅下跌,达美航空股价也遭受重创。巴菲特本着价值投资有便宜可捡的原则进行了增持。2020年3月3日,伯克希尔斥资约4530万美元买入了达美航空超过97.6万股,平均每股46.40美元。当时巴菲特还表示不会出售航空公司股票。(越跌越买,哈哈)然而,疫情对航空业的冲击远超预期,航空业陷入严重困境。4月,巴菲特以22.96-26.04美元/股的价格区间出售了美国达美航空1299万股的股票,约3.14亿美元,割肉离场。5月,巴菲特表示已清仓所有航空股。(是的,是清仓所有航空股)2020年5月3日巴菲特在股东大会,巴菲特回答提问:事实证明,我对这项业务的看法是错误的,这不是四位优秀的CEO的错。航空业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困难行业,他们做这些公司的CEO,并不是开心、容易的工作,尤其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大家都被告知不要再飞行,不要再旅行。 我尊敬的巴菲特同志在航空股上的投资,那叫一个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他对航空股的理解应该是非常深刻的,以为他对航空股下了重注。就像我们经常说的,不要看他是怎么说的,而是要看他是怎么做的。既然巴菲特下了重注,敢投出近百亿美金,说明他经过了深思熟虑和仔细考察,经过几十年耐心等待后如愿以偿,他可能觉得他是在逆周期,但最终没能逃脱周期的绞杀。就像趋势一样,逆势而上大部分时候被认为是勇气,就像鲤鱼跳龙门一样,跳进去的是少数,幸存者偏差,大部分都被浪拍死了。逆势而上不如顺势而为,趋势就像电梯,在一个向下的电梯上上楼,远远不如坐向上的电梯,你什么都不用干就上去了。周期大概也是如此,逆周期投资只是一种方法,这个方法的前提是要对周期有个基本的判断,现在处于周期的什么位置,然后再决定用什么办法。马克斯在他的另一本书读书笔记 04|《投资最重要的事》中提到,最重要的不是趋势,而是周期。我敢肯定的东西不多,但以下这些话千真万确:周期永远胜在最后。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朝同一个方向永远发展下去。树木不会长到天上。由于市场的钟摆式摆动或市场的周期性,所以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在于逆向投资。沃伦·巴菲特的建议的精髓:“别人对自己的事务越不慎重,我们对自己的事务则越应慎重。”既然周期很重要,认识周期、理解周期、利用周期,似乎就在情理之中了。下一篇的主题为穿越周期,面对周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