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关注武宗 学 天下武功 筋髓功 易筋经刚体·洗髓经重生 ![]()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易筋经的起源至今仍是学界探讨的谜题,因《易筋经注释》由黄舆公山人所著,后世便将其命名为“黄氏易筋经”。这套功法属于内壮气功体系,也被称为凹腹气功,在易筋经众多流派中独树一帜。它既传承了传统易筋经及普通气功刚柔并济、动静结合、意守丹田、身心合一的核心精髓,又发展出独特的训练体系:强调腹壁肌肉收缩、膈式呼吸法、鹤式吐纳技巧和全身肌群协同收紧。特别是呼吸方式会根据每个动作的特点灵活调整,这些都构成了黄氏易筋经的鲜明特色。 黄氏易筋经的每个动作都可独立练习,练习者能根据自身健康需求和目标灵活选择。这套功法对神经衰弱、慢性肠胃炎、消化不良、内脏下垂、风湿麻木、腰酸背痛等慢性疾病有显著改善作用,还能辅助治疗早泄阳痿、月经不调等问题,并对骨质增生有预防效果,同时帮助矫正不良体态。无论是追求健康长寿的中老年人、渴望提升训练效果的武术爱好者和运动员,还是希望塑造优美体态、保持青春活力的年轻人,都能从练习中获益。长期坚持,即使步入老年,也能维持良好的身体机能,保持头脑清晰、视力听力良好、腰背挺拔,延缓肌肉衰老和皮肤松弛。 这套功法对场地和器械要求极低,只要有一小块站立空间就能练习。不过需要特别提醒女性练习者,由于生理结构差异,练习时切勿进行收腹动作,即便如此,坚持练习也能有效增强体质。 『预备功』 并立式:双脚并拢站稳,脚趾抓地,脚心向上拱起形成自然弧度。双膝向后顶直,双腿肌肉收紧向后裹,同时伸展脊柱、挺直脖颈,头部向上顶,放松喉部。收紧腹部肌肉,下压胸部和肩部,配合提肛和缩肾动作。双手握拳,双臂如拧毛巾般螺旋向下,紧贴双腿外侧。双眼微眯保持视线柔和,专注向内凝视,排除外界干扰;用耳朵聆听呼吸节奏,不受杂音影响。吸气时,舌尖轻抵上颚,想象气息沿后背的督脉上升至人中穴,再顺着身前的任脉下降;呼气时,舌尖放平,让气息向内沉稳、向外舒展,将力量集中于后腰命门处。气息沉入下腹部丹田(元海)后短暂屏息,在心中默念“锻炼身体”。(图1,后续所有动作的呼吸和发力要领,均以此为基础) ![]() 左弓箭式:左腿成弓步弯曲,右腿伸直如箭。左脚尖向右转动,带动上半身向左扭转,同时双手握拳用力下插,形成左张右抗的对抗发力感。(图2) ![]() 右弓箭式:动作要领与左弓箭式完全相同,仅左右方向互换。 外八字骑马式:双脚向两侧分开半步,双手叉腰(拇指在后,四指在前),上半身下沉,双脚呈外八字稳稳站立。(图3) ![]() 内八字倒斜式:双脚分开半步,上半身缓缓向后仰,保持头部、躯干和膝盖呈一条倾斜直线,双手握拳按压在两侧腰眼(气堂穴)位置。(图4) ![]() 鹤立式:左脚独立支撑,右腿屈膝,右脚背贴紧左腿腘窝(委中穴)。双肘弯曲夹紧两肋,手腕微屈,手指并拢下垂。每完成10次呼吸,左右脚交换站立。(图5) ![]() 每个预备姿势完成10次呼吸后,进行一次吞咽动作。吞咽时头部向左倾斜,想象将气息连同唾液一同送至肚脐位置。每个姿势至少重复练习2遍,持续练习半个月后,可开始加入鹤式吐纳法。 第一式 压腹式 双腿屈膝呈二字桩站立,双掌按在膝盖上,食指和无名指分别扣住膝眼穴位,上半身略微前倾,头部向上顶。调整呼吸后,深吸一口气,同时整个身体快速下沉,使臀部距地面约半寸,然后缓缓上提,如此一上一下反复运动(图6、7)。 ![]() ![]() 当感到体力不支时停止,用力呼出一口气,调整呼吸后重复动作,每次练习至少完成2组。此动作通过对腹腔的节律性压迫,促进五脏血液进入全身循环系统。 第二式 哼哈功 双脚分开约两尺宽,呈人字桩站立,双手叉腰,用鼻子吸气并屏住。(图8) ![]() 上半身连续向下俯身三次,双臂向后伸展,十指伸直,俯身时掌心实际朝前。(图9) ![]() 上半身向后仰起,双臂随之抬起,双掌相对,头部向后扬起。(图10) ![]() 上半身前俯弯曲,双臂下落,十指相对向下按压3-5次。(图11) ![]() 上半身再次后仰,双臂在头顶上方交叉。(图12) ![]() 身体前倾,双臂落下叉腰,从鼻腔发出“哼”字音。(图13) ![]() 吸气屏息,上半身向后仰并向左侧弯曲,双手十指相对,向左侧下方按压3-5次。(图14、15) ![]() ![]() 身体和手臂同时抬起,向右重复步骤7的动作。(图16、17) ![]() ![]() 重复步骤5、6的动作,但改为从口腔发出“哈”字音,循环练习。 第三式 筛仰开合式 呈弓箭桩站立,双手握拳用力下插,动作启动时吸气,静止时呼气。(图18) ![]() 松开拳头,十指伸直,掌心向后,完成一次呼吸。(图19) ![]() 双掌向外划圆翻转,使掌心朝前,同时呼吸一次。(图20) ![]() 双掌前推至与肩同宽同高,掌心向上,配合呼吸。(图21) ![]() 十指先尽力张开成鹰爪状,再变虎爪状,最后握拳收回至乳旁,同时完成一次吐纳。(图22、23) ![]() ![]() 双臂上举伸直,手腕下屈,吸气后屏息(此为“一仰”);待四肢有酸胀感后,身体前俯,弓背含胸,双手向后翻转,低头(此为“一俯”)。(图24、25) ![]() ![]() 屏息至极限时,双手握拳下插,同时发出吐咽字音。 重复步骤1-5的动作。 吸气屏息,待四肢发胀,双拳变掌向两侧平伸成一字形,掌心向前,挺胸(此为“一开”)。(图26) ![]() 十指伸直,手腕内屈,指背相贴,指尖抵住两乳中间,弓背含胸(此为“一合”)。(图27) ![]() 屏息到无法坚持时,双手握拳下插,吞咽唾液并发出吐咽字音。 『注意事项』 ①练习前务必排空大小便,保持身体轻松状态。 ②避免在过饱或饥饿时练功,饭后建议间隔1-2小时。 ③最佳练习时间为早晚,也可选择传统子午卯酉四个时辰(即23-1点、11-13点、5-7点、17-19点)。 ④练功后至少间隔1小时再进行房事;若计划夜间行房,可安排早上练功;行房次日仍可正常练习。 ⑤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初期可减少练习次数和强度,根据身体适应情况逐步增加。 ⑥练习前先活动腰肢热身,排除杂念,保持身心放松。 ⑦收功时动作要缓慢自然,避免突然停止;练功过程中如遇干扰,保持专注不慌乱回应。 ⑧当体内产生温热感(内气发动)时,收功前需意念引导内气回归丹田,待全身恢复清凉感后再结束练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