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导读:傅青主女科的完带汤是很好的一张妇科方子,王老灵活运用此方治疗多种妇科疾病,主要抓住的是“脾虚”及“湿”的病机。此外与月经周期相关的症状都提示与肝之疏泄相关,完带汤除了健脾除湿还调理肝气,非常契合。 王敏之老师运用完带汤之经验 作者/王竑 介绍:王敏之(1911-1997) 男,汉族,河北省文安县人。天津中医学院(今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医妇科学专家。王老14岁时便投身老中医李香圃门下,习医五年,尽得其传。1931年在天津某堂从事中药工作10余年。1949年经天津市卫生局考核后,取得行医执照。1952年参加天津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953年筹建天津某联合诊所,任所长。1958年调入天津中医学院任教,同年9月参加北京中医学院教学研究班学习。1960年毕业后在天津中医学院从事教学和临床工作。1969年随天津中医学院迁至河北省石家庄市,任教于河北新医大学中医系。1980年调回天津中医学院继续从教。发表论文数十篇。王敏之老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与教学近六十载,医术高超,深究医理,其执法用方最为推崇清代名医傅青主氏,且善于异病同治。现以运用完带汤为例,举案如下:患者右下肢浮肿13年,以小腿内侧为著,眼睑微浮肿,形体略胖,舌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近两年来,经期后至,每行经量多如崩,色暗有块,经行约六天。患者曾以月经病就诊,经益气法治疗后,经量虽减少,但下肢浮肿依然。王老辨其证为脾气虚弱,水湿阻络,治拟完带汤加茯苓、糠谷老、冬瓜皮、炒稻芽、大腹皮、炒白果,健脾通络,化湿利水,5剂后其肿尽消。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四肢,下肢肿胀处正是足太阴经循行部位。故其浮肿似为脾虚水湿失运,阻遏局部络脉所致。 现以完带汤加糠谷老、炒稻芽等健脾化湿,活络行水,药后脾气健,湿邪去,络脉通,水得运,故遂收俘鼓之效。 患者月经先期而至,每行经则便溏,日数次。伴有腹痛,腹胀,纳差,乏力,平素带下量多,舌淡红,脉弦细。王老认为此属脾虚肝郁,水湿不得运化,并行于大肠所致。治拟完带汤加香附、莱菔子、陈香椽,健脾疏肝,渗湿止泻。服药三剂症减,又三剂病愈,月经亦遂调理。王老谓,此患属肝木克伐脾土所致,临证如仅医其脾而不治肝,脾虽得健,但肝气仍不得疏,其终不能愈。故在完带汤基础上加入疏肝理气之品一俟脾土健运,肝木条达,其患当自愈也。患者带下量多已两年,白夹褐红色,质稠,伴腹痛坠胀,四肢乏力,纳食二便尚可。舌淡红,脉沉细。王老辨证属寒湿阻滞奇经。拟完带汤加桂枝、乌药、木香、桔核、香附、吴茱萸、以健脾温经,祛湿止带。三剂赤白带明显减少,效不更方,共服15剂而愈。王老认为此证之舌脉,症状均表现出脾虚不运,寒湿阻络之象。虽带下夹有褐红色,此乃络脉因寒湿阻滞,血不得归经所致,不可从热论证,故在完带汤中加入桂枝、乌药、桔核、吴茱萸等,健脾祛湿,温经疏络,寒得温而散,湿得温而化,经络疏通,带下自愈矣!患者经行头痛年余,每见经行即头痛难忍,双目畏光,嗜睡,呕恶,一天后可自缓解,平素除带下量多外,无其他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细。王老辨证属湿阻冲任,清阳不升,治拟完带汤加白芷、草决明、蔓荆炭、焦稻芽、糠谷老、白蒺藜,于经前5天服用三剂,当月即见治效,至今未见复发。诸方书论述经行头痛属脾虚者较少见,多为肝阳上扰,或瘀血阻络,或血少髓海空虚,或风邪上犯清窍。王老不守陈规,依据患者平素带多之症,从脾治疗。确认其患为脾虚水湿不运,湿阻冲任。在经水将至之际,冲脉气旺,现其气被湿阻遏,故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其湿浊之邪上犯清窍而致头痛是也。用完带汤加焦稻芽、糠谷老,健脾利湿,化浊透邪,升发清阳,并佐以草决明、白芷、蔓荆炭、白蒺藜轻升阳气之品相助,因其药证相合,故进三剂,其患即除。《中药大辞典》记载:糠谷老为禾本科植物粟,味咸、微寒,具有清湿热,利小便的功能。王老认为湿邪日久,必加糠谷老方可见效。完带汤乃清代名医傅青主治疗脾虚带下的名方。傅氏谓此方肝脾肾同治,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补之内,升提肝木之气,又补益脾土之元。通过上述四案,可见王老善于发挥古人医理,灵活运用成方。上述四案虽表现不同,但病机均以脾虚为主,故在完带汤基础上加味治疗,均获满意疗效。此乃异病同治之所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