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解读高血压四大病因,精准调理稳控血压

 板桥胡同37号 2025-05-19

经络通畅   图片   身心无恙


朋友们,咱们都知道高血压这毛病可不能小瞧。在中医眼里,高血压可不只是血压数字升高这么简单,它是身体阴阳失衡、脏腑失调的外在表现呢。安徽省卫健委发布的《高血压中医防治指南》就说了,高血压的核心病机在于 “血脉病变”,和四大致病因素紧密相关。今天咱就从中医视角,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好好唠唠高血压的根源,再给大家讲讲针对性的调理方案。

肝阳上亢:情绪波动引发血压警报

长期焦虑、爱发脾气,这肝气就容易郁结,郁久了还会化火,肝阳就往头顶上冲。《黄帝内经》里讲,“百病生于气也”,情绪对身体影响可大啦。现代研究也发现,情绪一紧张,交感神经被激活,血管紧张素 Ⅱ 水平能升高 3 - 5 倍呢。要是肝阳上亢,就容易头痛得厉害、脸红红的、眼睛也红,还特别爱着急发火,舌头红红的,舌苔是黄色的。

怎么调理呢?

中医有个经典方剂叫天麻钩藤饮,里面有天麻 10g、钩藤 15g、石决明 30g,能平肝潜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它能降低血管阻力 18% - 25% 。

穴位上,可以按揉太冲穴疏肝泻火,再加上曲池穴清热降压。针刺这两个穴位后 2 小时,血压平均能下降 12/8mmHg。

平时也可以喝点芹菜汁,芹菜里的芹菜素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再泡点苦丁茶,每天 3g,能降降肝火。

痰湿内阻:代谢紊乱的隐形杀手

平时要是吃太多油腻、甜腻的东西,脾的运化功能就不好了,痰浊就会阻滞经络。临床上 60% 的高血压患者都伴有高脂血症呢。这时候人就感觉头重得像裹了东西,胸口发闷,肚子也不舒服,舌苔厚厚的、腻腻的。

调理的话,半夏白术天麻汤就挺管用,里面有半夏 9g、白术 15g、天麻 10g,能降低甘油三酯 22%,还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日常可以按摩耳背沟,每天 3 次,每次 2 分钟,刺激降压沟,再配合艾灸足三里,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

饮食上,喝冬瓜薏苡仁汤,用 500g 冬瓜加上 30g 薏苡仁,能利水消肿,燕麦粥里的 β - 葡聚糖能降低胆固醇,也很不错。

肝肾阴虚:衰老退化的自然规律

随着年纪增长,肾阴亏虚,没办法滋养肝木,就容易阴虚阳亢。你看 40 岁以上的人,高血压发病率能达到 35% 。肝肾阴虚的人,经常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还感觉手心、脚心发热,心里烦躁。

中医有个滋补的方子叫杞菊地黄丸,里面有枸杞 15g、菊花 10g、熟地黄 20g,能提升抗氧化酶活性 40% 。

经络调理可以按揉三阴交滋阴补肾,太溪穴益肾填精,再练练八段锦里 “摇头摆尾去心火” 的动作。

平时吃点黑芝麻糊,里面有不饱和脂肪酸,泡点桑葚枸杞茶,每天 10g,能滋补肝肾。

瘀血阻络:血管硬化的终极阶段

血脉要是瘀滞了,血管弹性就下降了。你知道吗,60% 的高血压患者都存在动脉硬化。这时候人会头痛得像针扎一样,胸口也闷痛,舌头颜色紫暗。

调理可以用血府逐瘀汤,里面有桃仁 10g、红花 6g、川芎 15g,能降低血液黏稠度 15% - 20% 。

艾灸神阙穴,就是肚脐,能改善微循环,配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能抗血栓。

平时多吃点黑木耳,里面有膳食纤维,山楂每天吃 15g,能软化血管。

中医降压的五大核心原则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同证型用不同方剂,像肝阳上亢就用天麻钩藤饮,痰湿内阻就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调理身体也得整体来,针灸、中药、食疗、运动一起上,比如针刺太冲穴,再配合打打太极拳,调节身心。中医还注重治未病,家里有高血压病史或者比较胖的人,可以提前干预,每天吃 3g 三七粉,预防血瘀。

情绪对血压影响也很大,每天花 15 分钟冥想,能降低皮质醇水平,平时练练书法、画画,舒缓舒缓情绪。生活里也要注意,每天盐别超过 5g,戒烟,作息规律,还可以用吴茱萸贴在涌泉穴,引火下行。

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研究显示,中医综合疗法能让 68.3% - 82.5% 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不过重症患者还是得坚持西药治疗,中医可以辅助减药增效。朋友们,中医降压不是简单控制症状,而是从根本上调节身体失衡。建议大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体质辨证选择个性化方案,这样才能让血压长期稳定。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远离高血压的困扰!

图片穴位查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