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姓名:张某 性别:男 年龄:58岁 职业:退休教师 初诊日期:2024年3月12日 主诉:反复头晕目眩伴头痛1月余,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自述1月前因情绪波动后出现头晕目眩,头部胀痛,以两侧太阳穴为甚,伴耳鸣如蝉,心烦易怒,夜寐不安,偶有胸闷。近1周因春季气候多变,症状加重,血压波动在150-160/90-95mmHg,自服西药降压药(具体不详)效果不显,遂来就诊。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未规律监测血压;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 刻诊:面色潮红,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中医诊断:眩晕(肝阳上亢证) 西医诊断:原发性高血压2级 治法:平肝潜阳,清热息风 处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5g,钩藤(后下)20g,石决明(先煎)30g,栀子10g,黄芩10g,川牛膝15g,杜仲15g,桑寄生15g,夜交藤20g,茯神15g,菊花10g,白芍15g。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温服。连服7剂。 医嘱:调畅情志,避免劳累;低盐饮食,忌辛辣刺激;监测血压,随诊。 二诊(2024年3月19日):头晕头痛减轻,血压降至140/85mmHg,睡眠改善,舌红转淡,脉弦。原方去栀子,加夏枯草10g,续服7剂。 三诊(2024年3月26日):诸症基本缓解,血压稳定于130-135/80mmHg。予杞菊地黄丸调理善后,随访1月未复发。 按语:本案属春季肝木升发太过,引动肝阳上亢,李师以天麻钩藤饮为主方,佐以柔肝潜阳之品,切合病机,收效显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