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美国伯尔特·奥尔曼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质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解释,是他对我们的社会如何运行、如何发展以及它的发展方向进行的研究,但并没有完全形成最终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是这样说的: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这两种说法,其实都具有合理性,也有局限性。这里偿试从实际情况作简要分析,并阐述其现实的运用。先说第一种,即伯尔特·奥尔曼的论述,这种论述是消极的,主要着力点是阐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解释,并没有说明这种解释中的批判性与革命性,更没指出马克思理论的实践性!的确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运行、发展及方向作了深入地严密的逻辑论证,并指出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必然性,奥尔曼这点没明确指出,为资本主义讳。当然,现实由于马克思的科学论证,使资本主义从梦中惊醒,二战后对资本主义作了一系列的改良!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的资本主义,在维护资本主义基础上作了大量的改良!特别是凯恩斯的《通论》提倡国家干预后,帝国资本主义比自由资本主义更人性化,经济上,不仅出现社会福利,还出现社会保险系统。政治上,以普选为工具,称之为民主,言论相对宽松,宣泄民众情绪,欺骗民众,为资本主义矛盾的缓解提供极大的支持,再配合资本主义文化的丛林性与人发展的阶段性的局限,为资本主义从道德、制度、文化心理上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以金钱为工具,选出代理人统领资本,洗劫社会,也进一步掩盖着资本主义的丑恶,为其表面的合理性提供了世俗世界合理的基础,实质把人降为动物,在丛林中利用环境差异不反进一步弱化民智,也弱化人民创造激情,而在同类中相互撕裂,转移人民注意力,从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这也是世界目前资本主义盛行的主要原因! 我们再看《原理》的论述。这个问题我们分几部分来讲。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为什么没说是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呢?关于这一点: 恩格斯在1886年1月至2月初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写道:“从黑格尔学派的解体过程中还产生了另一个派别,唯一的真正结出果实的派别。这个派别主要是同马克思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在这里他加了一个注释,专门谈了他与马克思在理论合作上的关系。他写道:“请允许我在这里作一点个人的说明。近来人们不止一次地提到我参加了制定这一理论的工作,因此,我在这里不得不说几句话,把这个问题澄清。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够做到,至多有几个专门的领域除外。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否认恩格斯的伟大功绩!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这一点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即马克思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与恩格斯没有专门论述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但他的《费尔巴哈提纲》、《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1884年经济哲学手稿》以及《资本论》、《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等却清楚明白地阐明了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它们正确地初步地揭示了当时面临的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很明显具有历史性和时代特征,因此需要后来者与时俱进,进一步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推进。后继者如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著作和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等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其基本本质特征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方法论上讲是辩证法。本体本源讲是唯物的,即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反映存在。唯物主义不是物质主义,更不是具体的物质本身,而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哲学抽象。马克思主义只给出了理论的总方向大体轮廓,并没有完成理论本身,更没完成实践。路还在每一代的足下!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马克思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用辩证法在《资本论》论证了资本主义运行的规律,发现了劳动价值论和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随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也必将发生变化,旧的社会关系将成为社会的阻碍,人们不是主动就是被动地调整社会关系,从而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艰难地由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后继者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在一国建立,在资本主义薄弱的环节突破,在落后生产力的地方建立了社会主义,试图主动把握社会,能动地进入社会主义。由于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知与运用不到位,对现实资产阶级力量的破坏估计不足,以及对对应阶段人的发展认知存在差距,在现实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中,内陷入了官僚资本主义与外受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即新式殖民主义的侵蚀,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最终陷入资本民族主义与资本官僚主义的困境中而没有突破!现实面临着以民族主义战胜资本主义从而使民族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升华为社会主义的艰巨任务!如何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是每一代先锋队面临的紧迫任务,不仅面临自身陷入资本历史旋涡的问题,即如何利用资本又超越资本的问题升华自己的问题,又面临外在引领的问题!这牵涉的不仅是理论的完善,又关系实践中自我革命与他在的革命及其持续性的问题,这需一系列的适时战略与策略的应对与化解外在危机。而中华文明内在本身就具有超越这一危机的基因,理论上表现为道德的实践性即大家所言国学本实学而非理论,即由普通人走向士君子贤人圣人的理路和实践,把社会力量与士君子贤圣有机结合,追求社会与个人的进步,完成人的自由与升华!这一点,是西方文明所没有的!应与法治和世俗有机结合,奠定世俗文化与治理基础,进一步与人民共同前行! 第四,马克思主义是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这是一个理想的结论,从学说理论讲并没有完成,也不可能一下完成,因为一代有一代的历史任务,一代有一代在前人基础上发展的的理论,但总方向是定了的。现实的路,却是一个必需由现实一步步实践革命变现的历史任务。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与人类性,也反映了历史的全面发展之必需!人民的解放,不仅是内在文化与制度的匹配,也必需形成社会主义的新人新素质与物质条件的匹配与一致。这一任务的完成本身是历史任务,也是一代一代人民精英即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根据现有历史条件,实事求是形成对应的战略与策略,既要发展物质条件,又要发展人,还要防止历史的退化与反动力量的破坏!否则,革命随时会受挫折,那么社会主义也陷入危机!因此,我们不仅要完成哲学的批判,即对各种思想的批判并升华人,更要完成物质的批判!批判性,本身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表现为实践则是革命性的问题! 第五,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在其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大原则的指引下,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地时代背景和对应的物质与文化制度条件,都要根据其特征条件制定对应的战略与政策,在先锋队的带领下走向未来!但都得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发展马克思主义,才可能完成这个艰巨的历史任务,开拓未来,在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实现人民幸福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而不是照搬马克思,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而马克思主义政党正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历史承担者,这不能是名义的,必需是实际的又是实践的,腐败与异化是对人民性的背离与背叛。如何正确处理,却是在时代中、历史中、人民中、实践中去完成,而非囗号! 总之,马克思主义本身要把握和运用好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哲学基础,这一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出发点,因为人民与自然是历史的客观存在者,决定了理论的出发点与归宿!结合现实,引出新的理论,发展人与解放人,形成新的更完善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结合现有的历史条件与其基本原理,才可能开辟新境界,才可能走向未来! 备注: 关于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该文有涉及,另写篇谈用并举例简要说明。 |
|
来自: 新用户30775772 > 《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