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意拳里“龟尾升气”不是玄虚说法,核心是通过尾椎(龟尾穴)调控贯通上下肢劲力,强化下盘稳定性。尾椎作为脊柱末端枢纽,连接腰背肌群与盆底肌,针对性锻炼能直接增强核心支撑,改善下盘漂浮问题。 练习龟尾升气需抓住三个实操要诀: 1. 姿势定位:松胯敛臀定“尾闾中正” 双脚与肩同宽站稳,臀部微后坐但不撅,让尾椎垂直地面。轻收肛门带动提肛肌微紧,同时腰椎保持自然曲度,忌前挺。此动作同步激活竖脊肌与盆底肌,筑牢下盘根基。 2. 呼吸协同:逆腹式呼吸引气下行 采用形意拳逆腹式呼吸:吸气时百会虚领,尾椎内收如龟缩,腹部内沉;呼气时尾椎舒展,意念气从丹田经尾椎透向脚底,伴随声带轻震发轻微“哼”声强化下沉感。呼吸缓慢均匀,初练每口气5-8秒,忌憋气。 3. 劲力传导:尾椎领劲贯通周身 静态掌握后,可在五行拳中融入训练。以劈拳为例,落步瞬间尾椎微沉,将前手劈击劲力通过尾椎传至后腿,形成上下对拉的整劲——尾椎如同树根,让拳脚发力更具穿透力。 需注意:龟尾升气关键在“自然引导”,忌强行用力。若出现腰酸头晕,立即调整。这一技法本质是通过肌群协同训练提升劲力整合效率,武术“秘诀”藏在对身体结构的精准控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