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方和时方数不胜数,但万变不离其宗,概括起来就这四个,分别代表了中医汗、温,清,和四大治法,又囊括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病机,在中医里这四个汤方的证型以及变方可以说涵盖了大多数的基础疾病。 1、桂枝汤(太阳病),被称为万方之祖,是调和阴阳的基础方,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虽然是用于表虚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方子,但突破了外感病的治疗单纯发汗解表的常规治法。并由此化出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等 200 余首变方。 2、理中汤(太阴病),温补脾胃的主方,脾胃为后天之本,针对脾易虚寒,气虚生湿的特点,干姜温阳散寒,人参补气健脾,白术运脾燥湿,甘草调和诸药,温、补、燥结合,成为脾胃虚寒证最好用的汤方之一。 3、半夏泻心汤,是寒热平调的代表方。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而常有受肝气影响,容易出现寒热互杂,虚实互见的复杂疾病。其中半夏泻心汤干姜半夏,黄芩黄连,人参大枣等,辛开苦降甘调,成为治疗中焦气机,调和肝脾的经典方子。 4、柴胡汤,百病皆可小柴胡,小柴胡汤是少阳病主方,在病邪处于半表半里的时候,非小柴胡汤莫属,柴胡疏肝理气,黄芩清理郁热,半夏降逆和胃,人参大枣扶正祛邪,疏清和补协同作用,和解少阳,在肝炎,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疾病中被广泛使用。 文中所涉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中医##分享中医心得# ![]() ![]() ![]() |
|
来自: 经方之道 > 《理论高度决定临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