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单方、简方)治疗出血证

 李俊玺书画 2025-05-20

导读:本文收集:《中药(单方、简方)治疗出血证》、《中医名家治疗脏腑出血10个病案经验》。    半翁20250520

请搜大剂量中药(单方、简方)治疗出血证详尽经验原文

“AI问答”:根据搜索结果中关于大剂量中药单方/简方治疗出血证的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一、单方治疗出血证经验

药物/方剂剂量与用法适应证临床效果
白芨粉每次10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5消化道出血、溃疡出血止血不留瘀,3-5天见效,配合乌贼骨效果更佳
三七粉每次3-5克,每日3次,冲服65各种内外出血(咯血、吐血、便血等)止血与活血并重,尤其适用于血热夹瘀证
生黄粉每次5-10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5胃热迫血型消化道出血清胃泻火,配合白芨可缩短止血时间
伏龙肝(灶心土)30克单煎,或配伍党参、炮姜等5脾不统血型出血(便血、呕血反复)收敛止血,对虚寒性出血效果显著
仙鹤草30克单煎,或配伍白及、乌贼骨9吐血、咯血、便血凉血止血,临床治愈率高达95%
紫珠草30克单煎,或配伍地榆炭16上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凉血解毒,对急性出血效果显著

二、简方治疗出血证经验

1. 大黄肉桂散8

  • 组成:生大黄、肉桂等分,研末。   用法:每次2.4-3克,温水送服,每日3次。

  • 适应证:鼻衄、咯血、吐血(热盛血溢证)。

  • 效果寒热并用,引火归元,24小时内止血率达80%。

2. 止血导赤散13

  • 组成:升麻9g、黄连9g、赤芍9g、大黄6g、栀子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 适应证:肝火犯胃型吐血(鲜红或紫暗,伴口苦、胁痛)。

  • 效果:泻肝清胃,凉血止血,3剂内血止。

3. 温中健脾摄血方5

  • 组成:党参15g、炮姜3g、白术10g、黄连3g、伏龙肝30g、阿胶18g(烊化)。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 适应证:脾虚不统血型出血(便血、呕血缠绵)。

  • 效果:健脾摄血,10剂内出血减少50%以上。

4. 乌贼骨白芨方16

  • 组成:乌贼骨、白芨粉各等分,研末。  用法:每次3克,温水送服,每日3次。

  • 适应证:胃溃疡出血、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 效果:收敛止血,配合饮食调理可根治。


三、大剂量用药注意事项

  1. 剂量选择:单方剂量需根据体质调整,如白芨粉体质虚者减半。

  2. 配伍禁忌:寒热错杂证需配伍,如大黄配肉桂。

  3. 疗程控制:出血止后减量,防止过用伤正。  饮食禁忌:忌辛辣、油腻,避免加重出血。


四、经典文献与临床验证

  • 《临证录》:杨作楳用大黄肉桂散治疗鼻衄、咯血,重证加三七粉8

  • 《仙鹤止血汤》:临床治疗104例吐血、咯血,治愈率95%9

  • 《中医内科学》:三七粉大剂量使用(每日15-20克)可显著缩短凝血时间6


以上内容综合了搜索结果中关于大剂量单方/简方的用药经验,具体应用需结合患者体质和辨证结果,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请搜中医名家治疗脏腑出血10个病案经验(包括方药组成及剂量)

“AI问答”:阅读全网 21,126篇 相关资料,精选其中的 30篇

根据历史对话及搜索结果,整理中医名家治疗脏腑出血的10个典型病案经验如下,涵盖脑、消化道、妇科、血液系统等脏腑出血类型,并标注方药组成及剂量:


一、脑出血(肝阳上亢、痰热瘀阻)

案例1:刘茂才治疗脑出血后遗症
患者左侧基底节出血40ml,神志不清,右侧肢体瘫痪,舌红苔黄。
方药

  • 星蒌承气汤全瓜蒌30g、胆南星10g、生大黄20g、芒硝10g、厚朴20g、枳实30g(通腑泄热);

  • 镇肝熄风汤:白芍15g、天冬15g、玄参15g、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怀牛膝30g、蜈蚣2条(滋阴潜阳)。
    效果:交替服用后大便通、体温降,肢体功能逐步恢复4

案例2:王三虎治疗急性脑出血
急性期以凉血解毒为主,犀角地黄汤水牛角30g(代犀角)、生地30g、赤芍15g、丹皮12g;慢性期用六神丸(含麝香、牛黄等)补精血2


二、上消化道出血(胃热迫血)

案例3:老年胃溃疡出血
患者吐血鲜红,腹胀便秘,舌红苔黄。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生大黄10g、黄连6g、黄芩10g、生地15g、丹皮10g、白及12g、大蓟15g,清胃泻火,3剂后血止3

案例4:溃疡出血(白芨止血散)
组成:白芨、三七等分研末,每次3g,米汤送服,每日3次。
效果:收敛止血不留瘀,修复胃黏膜8


三、呕血(肝火犯胃)

案例5:仙鹤止血汤
患者胃溃疡吐血,伴口臭、便黑。
方药仙鹤草30g、藕节24g、竹茹15g、三七粉3g(冲服),凉血止血,6剂后症状消失5


四、鼻出血(肺热炽盛)

案例6:犀角地黄汤治鼻衄
青少年鼻出血鲜红,伴口干尿黄。
方药水牛角30g、生地20g、赤芍12g、丹皮10g、白茅根15g,清热凉血,3剂血止6


五、经间期出血(气血不足)

案例7:四物汤加减
患者经间期出血量少色淡,乏力腰酸。
方药:当归12g、熟地15g、白芍10g、川芎6g、黄芪15g、阿胶9g(烊化),益气养血,调治2周后愈7


六、白血病出血(毒热内陷)

案例8:许玉鸣清瘟解毒汤
急性白血病高热出血,舌黯红。
方药:犀角9g、生地60g、生石膏60g、金银花30g、蒲公英18g、半枝莲30g,清瘟解毒,配合安宫牛黄丸退热止血2


七、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肝肾阴虚)

案例9:王三虎扶正祛瘀方
组成:生地15g、枸杞子12g、山茱萸12g、青黛6g、雄黄1.5g、半枝莲30g,滋肾养肝、解毒化瘀,改善贫血及出血2


八、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湿热瘀阻)

案例10:王鸿士治肝硬化出血
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吐血黑便。
方药:茵陈24g、龙胆草9g、鳖甲15g、丹参15g、三七粉3g(冲),清湿热、化瘀通络,配合生黄芪150g益气摄血10


关键用药特色总结:

  1. 通腑泄热:大黄、芒硝用于实热证(消化道、脑出血);

  2. 凉血止血:水牛角、生地、丹皮(血液系统及鼻衄);

  3. 收敛修复:白及、三七粉(黏膜出血);

  4. 扶正固脱:黄芪、党参、阿胶(慢性虚损性出血)138


以上案例均来自中医名家临床实践,需严格辨证施治。更多完整病案可参考原文链接:1-15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