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刹:在古建中是位于正脊正中位置的装饰物。民间传说中脊刹被视为姜太公的化身,具有镇宅的寓意,此外还有避雷的作用。 ![]() 2、宝顶:宝顶在古建中是位于建筑物顶部中心位置,尤其是攒尖式屋顶顶尖处的装饰物。 原用于封护屋脊使之不受雨水等侵蚀,后来逐渐突出装饰性,所用材料多为金属或琉璃。其造型与宝瓶类似,下端连接垂脊,多条垂脊簇拥着宝顶,在攒尖式建筑的屋顶上发挥显著的标志性作用。 北京天坛祈年殿宝顶 举例建筑:西安钟楼、北京天坛、北京故宫中和殿等。 3、鸱吻:又名螭吻、鸱尾,最初形象类似鸱的尾巴,后演变为龙首鱼身、口阔嗓粗的造型。用在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作为装饰。 ![]() 古建鸱吻 传说它是龙的第九子,喜欢吞火,被安置在殿脊两端,寄托了古人辟火防火的愿望(最后发现没有防住过一次火)。 ![]() ![]() ![]() 4、戗兽:用于歇山顶和重檐建筑上,呈兽头形状,将戗脊分为兽前和兽后,兽头前方安放蹲兽。在古代神话中,戗兽被认为是嘲风(有不同观点认为龙的第九子是鸱吻,也有认为是嘲风)。5、蹲兽:在戗兽前端一排,也叫跑兽。蹲兽的数量为奇数,9为最高,依次递减。但是在故宫的太和殿上,在斗牛之后增加了一个行什,全国仅此一例。故宫太和殿10个蹲兽顺口溜:一龙二凤三狮子,天马海马六押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 6、垂兽:垂兽又称角兽,是中国古建筑上垂脊上的兽件,呈兽头形状。永乐宫纯阳殿的垂兽以绿琉璃制作,头顶一对金色琉璃双角,气势非凡;埝堆玉皇庙正殿垂兽以灰陶精心雕琢而成,长颈高昂,双眼怒目圆睁,全身鬃毛飘逸。![]() 故宫坤宁门垂兽7、套兽:位于古建筑屋檐转角部位,是套在仔角梁端头上的兽形装饰构件,一般由琉璃瓦制成,为狮子头或者龙头形状。8、剪边:是在屋脊和檐口部分使用色彩、种类与屋面不同的瓦件的一种屋面做法,也叫镶边。有的还在屋顶中心装饰不同颜色琉璃瓦,菱形图案的称之为琉璃剪边。![]() 琉璃剪边常见类型有黄琉璃瓦绿剪边、黑琉璃瓦绿剪边、灰瓦绿琉璃剪边、绿琉璃瓦黄剪边、蓝琉璃瓦紫剪边等。![]() 绿琉璃瓦黄剪边以下内容的瓦当、滴水、筒瓦以及板瓦都有一个统称,叫瓦作,下面一起来看看这四个部件~瓦作9、瓦当:瓦片前端那圈“小帽子”,保护瓦片前端,不容易破损。有些瓦当上面还会刻上各种图案或者文字,有动物、植物,也有吉祥的字。10、滴水:是个薄薄的片状,形状类似倒三角形或者扇形,就如同一片稍微有点弧度的树叶。像是板瓦向前探出的“小舌头”。负责引导流下的雨水到远离房屋墙体的地方。滴水11、筒瓦:半圆筒形的,像个小管子,专门盖在板瓦的“接缝处”,防止雨水漏进去,可以理解为“瓦片雨衣”。12、板瓦:一般长得平平的,形状有点像个长长的梯形,上面宽,下面窄,两侧微微弯起来,像小船的两侧。我们把它理解为“瓦片面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