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是曹操击败袁绍之后,北征乌桓得胜班师,登临秦皇汉武曾经登过的碣石山,远眺沧海,一时间雄心壮志,为后世留下了这首传诵不朽的名作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的著名词作浪淘沙·北戴河里边有这么一句: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在伟大领袖的伟大诗词里边,除了提及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些帝王之外,大概也就是属曹操最受另眼相看了吧? 上文说到,袁绍把统一北方的历史重任很讲义气很讲艺术的交给了发小曹操,而曹操也的确不负所望,很快就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难怪他登临壮阔时,会心潮澎湃、意气风发。 这首诗与其说是写眼中看到的实景,倒不如说是写一种自我感知的心境,诗人脚下是坚石,眼前是沧海,随着波涛汹涌而起伏的更是不安的心,他想要建功立业,实现伟大的抱负,他追求的是更高的理想和目标,渴望的是由他来完成四海一统、四海升平。 所以他马上笔锋一转,写到日月繁星,都好像在这其中、这其里。实际上,日月繁星不只是在眼前之景中,更是在诗人博大的心胸之中。因为他的追寻,可谓直达宇宙天际。 夸完他好的一面,不能不提到的一点是,依我看来,这首诗恰恰也反映出曹操此刻已经有点儿上头了,他用一个临字,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别有深意的显露出想要登临天下的政治野心,而日月繁星的若隐若现,十有八九也是在隐隐约约的暗示天下围着他转。 写出这首诗后一年,他率大军南征,结果赤壁惨败,比袁绍好命很多的是,他此后反而巩固了在北方的统治。但历史的遗憾是,他没能建立新的大一统王朝,成为比肩秦皇汉武的帝王。 可再转一圈想,古代这些帝王级别的群里,有哪个可以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等于一身,且在这些领域都出类拔萃的呢? 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