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打工人的酸辛 ►千方百计打磨被嫌弃“站位不高” ►绞尽脑汁思考被批评“逻辑混乱” ►通宵熬夜改稿被误解“没下功夫” ![]() ![]() 写好汇报材料,关键在于精准把握其特性,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 动笔之前,要明确三个方向。 一是深入洞察领导想听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对领导意图进行全面、深入、透彻的研究,包括调研主题、目的、关注点等。是为了总结典型推广经验,还是了解困难解决问题,汇报内容就会完全不一样。只有精准把握领导的期望和需求,回应领导关切,汇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 二是清晰明确单位要报什么。对于汇报单位来说,汇报工作是展示自身成绩、解决实际困难的“绝佳机会”。因此,汇报材料应重点突出单位在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就、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需要上级支持解决的事项。 三是充分考量自己能做什么。这意味着我们要具备创新意识,从上级领导的关注点、思维方式、语言风格和观点看法出发来组织文字。通过对原始素材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和提炼观点,增强汇报材料的吸引力、冲击力和感染力。 ![]() ![]() 写作思路,要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实”。真实是汇报材料的生命。在撰写过程中,要做到言之有物、准确可靠,寻找实在的、新鲜的、有价值、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内容。同时,要注重内容的逻辑性,使材料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二是“新”。要善于总结归纳、提炼新颖的观点,提出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建议。避免记流水账,要从不同角度审视工作,挖掘新的亮点和特色。 三是“简”。冗长拖沓的长篇大论容易引起反感,汇报材料应通俗易懂、言简意赅,避免罗列人人皆知的空话大话套话。因此要少讲过程多讲结果,少讲道理多用事实、数据和典型案例说话,并恰到好处地提炼理性结论。 ![]() ![]() 内容组织,要突出三个方面。 一是突出重点。要分清主次,既要对面上的工作情况进行概述,又要突出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重点问题,要展开详细阐述、深入分析,避免面面俱到、蜻蜓点水。 二是彰显特点。突出个性特色是汇报材料的一大亮点。要着重讲述本单位或个人在工作中的创新创造,展现别人没有而自己独有的、别人有但自己更优的经验和做法。 三是凝练观点。这里的观点并非指汇报材料的小标题,而是强调汇报材料不能仅仅是简单的情况罗列,要有理性思考,提出鲜明的见解,增强思想性,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 写作过程,要注重三个环节。 一是多占有资料。丰富的资料是撰写高质量汇报材料的基础。要广泛收集与汇报主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政策文件、统计数据、案例分析、领导讲话等,为写作提供充足的素材。 二是多分析研判。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出其中的规律和本质。通过分析研判,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使汇报材料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是多推敲修改。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完成初稿后,要反复推敲修改,检查内容是否完整、逻辑是否严密、语言是否通顺、表达是否准确等。通过不断修改完善,提高汇报材料的质量。 ![]() 一般情况下,汇报材料要“报喜也报忧”。“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许多汇报材料不可回避的组成部分。客观反映工作成绩背后存在的短板弱项,不仅有助于上级了解真实情况,也为下阶段的工作安排以及争取支持打下伏笔。在阐述“问题”时,要防止出现以下六类情况: 一是随意夸大问题。这很容易给上级造成工作失控的错觉。某汇报材料中表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停滞不前。”事实上,该地是在较高水平基础上难度较大,后将表述修改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二是刻意弱化问题。这很容易导致对工作情况的评估不全面。常见的是各类工作和个人思想汇报、述职报告等,成绩讲得多,问题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三是故意回避问题。这很容易使汇报材料失去真实性和可信度。就是常说的报喜不报忧,选择性地只汇报成绩,不谈问题。 四是大意遗漏问题。这很容易影响问题的及时解决。某领导专题调度一项重大活动筹备工作时,下属单位没有将医疗保障纳入汇报内容,结果活动时参会嘉宾出现意外却没有医疗预案。 五是蓄意转嫁问题。这种推诿塞责的行为既不负责,也不利于团队协作。某单位在汇报中讲,“由于**、**等部门配合意识不强,我单位职能职责有限,造成当前工作被动。” 其实是该部门主动对接、联系不够。 六是恶意掩盖问题。这会阻碍工作的改进和发展,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某地回复群众信访事件落实情况时,将原本没有解决的问题说成妥善解决,最后造成群众大规模集体越级上访。 ![]() 一位多年从事文字工作后来担任领导干部的高手,曾告诉我一个汇报的实用技巧,我觉得很有益。就是:在导语部分,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突出工作的主要成就和特色,然后将工作亮点集中展示。这样开篇就能吸引注意力、提高兴奋度,让人印象深刻,增强好感,也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撰写汇报材料需要我们全面把握其特性,注重内容的真实性、新颖性和简洁性,突出重点、特点和观点,客观呈现问题,并巧妙展示亮点。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汇报材料,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 文末,分享3个关于汇报造假的“趣事”: 1.领导将迎接绿化植树检查组的汇报材料中“共植树100万株”改为“300万株”。秘书告诉领导,实际上不到30万株呢。领导把笔一甩:“未必检查组会一株一株去数呀?!”😂😂😂 2.某乡为迎接养殖大户验收检查,经常将全乡农户的鸭子集中在一起。鸭子习性分群,检查完后就会各回各家。某次集中后,检查组临时有事,验收检查推迟2天。乡里考虑鸭子分散再集中比较麻烦,就放在一起关了3天。等检查完后,鸭子们都成了朋友,不分开了。农户都说大鸭子是自己的,没抢到大鸭子的纷纷索赔。😂😂😂 3.甲乙两地各有一个养牛大户,为迎接检查也经常互运牲口凑数。某次调研,领导在看完甲户后,觉得很满意,就说下午正好顺路,就去乙户看看吧。乙户从其他地方找牛不到,便趁检查组午餐时间,将连同自己和甲户的牛一起抢运回家。下午领导发现,整个牛群似曾相识,特别是指出有一头牛一只耳朵的缺口都一样。乙户尴尬地解释:这可能是那头牛的双胞胎。乙户后来因此喜提小名“双胞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