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文汇洛阳中医:四逆散临床运用精要 李文汇洛阳中医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少阴病脉证并治》,由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组成,以疏肝理脾、调和气机为核心,广泛用于肝郁气滞、脾失...

 秋风瑟瑟无尽思 2025-05-24
四逆散临床运用精要

李文汇洛阳中医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少阴病脉证并治》,由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组成,以疏肝理脾、调和气机为核心,广泛用于肝郁气滞、脾失健运的多种病证。以下结合临床分类及病案分析,总结其应用要点。

一、临床分类与加减运用
1. 失眠(肝郁化火,心肾不交)
病机:情志不遂,肝郁气滞,郁火扰神,或肾虚不纳,心神失养。
加减法:四逆散加龙骨、牡蛎、酸枣仁、合欢皮。龙骨、牡蛎重镇安神,酸枣仁养肝宁心,合欢皮解郁安神。
病案:患者刘某某,35岁,失眠多梦伴焦虑,舌暗红,脉弦细。予四逆散加煅龙骨30g、煅牡蛎30g、酸枣仁15g,服药14天睡眠改善,焦虑缓解。

2. 腹痛(肝脾不和,气滞血瘀)
病机:肝气横逆犯胃,或寒积中焦,气机壅滞。
加减法:
寒积腹痛:合大黄附子汤(如便血、里急后重)。
湿热腹痛:合小陷胸汤(黄连、半夏、瓜蒌)。
瘀血腹痛:合失笑散(五灵脂、蒲黄)。
病案:患者郝某,泄泻腹痛半年,脉沉弦,腹拒按。用四逆散合大黄附子汤,3剂后积滞去,腹痛止。

3. 泄泻(肝郁乘脾,升降失调)
病机:肝气郁结,脾虚失运,清浊不分。
加减法:
湿热泄泻:合黄芩汤或加薤白。
脾虚泄泻:合参苓白术散或痛泻要方。
病案:周某某,慢性肠炎半年,腹痛便溏,四逆散加木香、神曲,调和肝脾,7剂愈。

4. 胁痛(肝胆郁滞,气机不畅)
病机:肝胆疏泄失职,气滞络阻。
加减法:
胆囊炎/胆石症:加茵陈、郁金、金钱草。
肋间神经痛:加丹参、香附、旋覆花。
病案:刘某某,肋间神经痛,四逆散加丹参、香附,20剂痛止。

5. 四肢逆冷(阳郁不达,气血失和)
病机:阳气内郁,不达四末。
加减法:
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
寒凝者:加桂枝、附子。
病案:某患者暴怒后四肢厥冷、神识昏厥,四逆散加薤白、香附,3剂愈。

6. 小便不利(气化失司,湿热内蕴)
病机:肝郁气滞,三焦水道不畅。
加减法:
湿热下注:合猪苓汤或加茯苓、泽泻。
肾虚不固:合六味地黄汤。
病案:老妇尿血,四逆散合六味地黄汤,数剂血止。

二、小结
1. 病机核心:四逆散证以“肝脾不和,阳气内郁”为纲,强调气机升降失常为百病之源。
2. 用药特色:
柴胡、枳实升降相因,白芍、甘草柔肝缓急,刚柔并济,调和气血。
临证需辨气滞病位(胸胁、中焦、下焦),灵活选用枳实(破气消痞)或枳壳(理气宽中)。
3. 现代拓展:广泛用于功能性胃肠病、神经官能症、妇科疾病(如痛经、乳腺增生)及男科疾病(如阳痿早泄)。

结语:四逆散以“疏肝理脾,调畅气机”为根本,临床运用需紧扣“郁”之病机,结合寒热虚实灵活化裁,可收“一方治多病”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