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雪球简介的第一句话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段永平曾说这是自己从巴菲特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句话,巴菲特回复他,这也正是他从格雷厄姆那儿学到的最重要的一句话。“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其实属于投资的定义。那么,作为一门实践的学问,投资究竟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段永平有过三个版本的论述——基本版、说明版、啰嗦版。芒格书院将这三个版本的论述整理出来,分享给各位书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点击👆图片,立购新书! 投资就是买未来现金流。 所谓能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其未来现金流(做对的事情)。 所有所谓有关投资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在讨论如何看懂现金流的问题(如何把事情做对)。 说明版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其未来现金流折现。这里现金流指的是净现金流,未来指的是公司的整个生命周期。折现率实际上是相对于投资人的机会成本而言的。最低的机会成本就是无风险回报率,比如美国国债的利率。所谓能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其未来现金流(做对的事情)。 所有所谓有关投资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在讨论如何看懂现金流的问题(如何把事情做对),比如生意模式、护城河、能力圈等。 点击👆图片,立购新书!啰嗦版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其未来现金流折现。这里现金流指的是净现金流,未来指的是公司的整个生命周期,不是 3 年,也不是 5 年。 折现率实际上是相对于投资人的机会成本而言的。最低的机会成本就是无风险回报率,比如美国国债的利率。有些人把自己生意中有限的资金投到股市里实际上往往是不合算的,因为其自己的生意获利往往比股市的平均回报高。当然,多余资金投入无可非议。(听说国内某网络公司买了很多苹果的股票,这属于无可非议型的。)可我确实看到不少公司贷着款还要买股票,看不懂啊。 所谓能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其未来现金流折现(做对的事情)。所谓未来现金流折现只是个思维方式,千万不要去套公式,因为没人可以真的确定公式中的变量,所有假设可能都是不靠谱的。 个人观点:其实区分是不是“价值投资”的最重要、也许是唯一的点,就是“投资者”是不是在买未来现金流折现。事实上我的确见到很多人买股票的理由很多时候都和未来现金流无关,但却和别的东西有关,比如市场怎么看,比如打新股一定赚钱,比如重组的概念,比如……呵呵,电视里那些个分析员天天在讲的那些东西。我有时会面带微笑看看CNBC 的节目,那些主持人经常满嘴说着专业名词,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说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自己在说啥。 所有有关投资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在讨论如何看懂现金流的问题(如何把事情做对),比如生意模式、护城河、能力圈,等等。在巴菲特这里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生意模式。以前虽然也知道生意模式重要,但往往是和其他很多重要的东西混在一起看的。当年巴菲特特别提醒我,应该首先看生意模式,这几年下来慢慢觉得确实应该如此。 护城河实际上我觉得是生意模式的一部分,好的生意模式往往具有很宽的护城河。 好的生意模式往往是好的未来现金流的保障。 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往往比自己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得多! 我觉得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实际上应该指的是能力圈而不仅仅是价格。 在自己能力圈内的生意自己往往容易懂得多,对别人的不确定性往往对自己是很确定的。比如当年我投网易时,市场不看好的原因是很多人觉得游戏这个市场不是很大。而我自己由于在这个行业里的时间很长, 所以很确定这个市场非常大(但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大,事实上最后的结果比我看到的还要大)。 不要轻易去“扩大”自己的能力圈。搞懂一个生意往往是需要很多年的,不要因为看到一两个概念就轻易跳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或地方,不然早晚会栽的。比如有的朋友跳进印度市场,有的朋友跳进日本市场。 我总是假设市场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常聪明的,除非我发现市场确实错了。(这句话是针对“逆向操作”说的。逆向思维很重要,但逆向操作和随波逐流都是不可取的。最重要的是理性的独立思考能力。) 很多人说很难看懂未来现金流。其实绝大多数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我也是看不懂的。看不懂的就不碰。一年两年或许更久的时间里总会有目标出现的。有些公司的生意模式很好,但股价有时候太贵,那就只能等了。好在这些年来一直如此,每隔些年就来个股灾,往往那时好公司也会跟着稀里哗啦的。 对于大多数不太了解生意的人而言,千万不要以为股市是个可以赚快钱的地方。长期来讲,股市上亏钱的人总是多过赚钱的人的。想赌运气的人还不如去买彩票,起码自己知道中的机会小,不会下重注。 也有人说股场就是赌场。事实上,对把股场当赌场的人们而言,股场确实就是赌场,常赌必输! 用我这个办法投资,一生可能会失去无数机会,但犯大错的机会也很少(但依然没办法避免犯错)。 我经常听见有人在讲哪只哪只股票赚了几倍的故事,可他们就是不说总的成绩,你懂的。 顺便感谢一下“自助餐先生”。凡是觉得我写的这点东西有帮助的人都应该多看看他老人家的东西,我能讲的他都讲过好多次了。 想到哪写到哪,主要是为了能随时提醒自己。 有人问如何避免以为看懂实际又错了的问题,个人观点: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待在能力圈内以及专注和用功可以大幅度减少犯错的机会。
段永平后来补充说,“啥时候当你觉得简单版就足够了的时候,你大概就可以了。” 大道至简,正是如此。

点击👆图片,立购新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