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城最神秘的国保单位|《阳光灿烂的日子》外景地之一: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

 颐源书屋 2025-05-24
从学校北门进校园后,左拐,走到尽头,再右拐,前行大约100米就可以在右手边看到这片墓园。墓园分东西两片,西片是利玛窦、汤若望和南怀仁的墓地。在校园道路上拍摄的西片大门如下:

图片
墓地西片

进园后,沿小径走到尽头又有一道门。

图片
墓园第二道门

之后就可以看到三块墓碑,中间最大的墓碑上书“耶稣会士利公之墓”,左右两侧分别是汉语和拉丁语的利玛窦先生简介。墓碑中段的文字显得很新,据陪同我们参观的王老师介绍,这些文字因为破损严重,是后来重新在原碑上雕刻的。墓碑四周环绕着玫瑰花,寓意着利玛窦先生回到了圣母玛利亚的怀抱。墓碑上部雕刻着二龙戏珠,这些都是原来的雕刻。

图片
墓地西片

图片
利玛窦先生的墓碑正面









三块墓碑西侧的一块是汤若望先生的墓碑。可以看到,和利玛窦先生的墓碑一样,汤若望先生墓碑正面左右分列着汉语和拉丁语的简介。但与利玛窦先生墓碑不同的是,墓碑下部的基座上雕刻的是龙纹,据王老师介绍,雕刻龙纹意味着他在朝廷有官职。除此之外,汤若望先生的墓碑背面也写满了文字,中间写着“耶稣会士汤公之墓”,左右写满了汉字和满文字。汉字最左一列写着“皇帝谕祭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加二级又加一级掌钦天监印务……”,据说汤若望最终官至了副国级。再细心一点可以发现,汤若望先生墓碑正面的落款日期是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背面的落款日期则是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这是因为顺治皇帝去世后,汤若望曾经因故被判死刑,后被赦免,然后又于康熙七年,康熙帝亲政后为其平反,赐地重葬汤若望于利玛窦墓旁,并御赐祭文一篇,墓碑后面的这篇祭文就是此文。

图片
汤若望先生的墓碑正面

图片
汤若望先生的墓碑背面

三块墓碑东侧的是南怀仁先生的墓碑。墓碑正面下方是麒麟图案,这意味着南怀仁也曾任官职。

图片
南怀仁先生墓碑正面

为方便暂时没有机会去参观的朋友从第一视角参观利玛窦墓地,我一镜到底地拍了一个视频,见:

利玛窦墓地西片
看过我之前的文章[明]南堂: 北京宣武门天主堂的朋友可能还记得,南堂的前身就是由利玛窦创建的,后来由汤若望得顺治皇帝赐地银两重建。南堂里立着两块碑,分别雕刻着“都门建堂碑记”和“顺治御制天主堂碑记”,南堂里还立着利玛窦的雕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上述链接去复习一下。
利玛窦是意大利人,来华后,除了从事他的主业传教以外,还与徐光启等人合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测量法义》等,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数学的发展方向; 他制作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他还积极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首次将《四书》翻译为拉丁文,并合作编修了第一本中西文字典《平常问答词意》,首次尝试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利玛窦是第一个去世后埋葬在北京的西方传教士。
汤若望是德国人,他协助徐光启完成了《崇祯历书》的编撰,后将其压缩成《西洋新法历书》,更名为《时宪历》,该历法从此成为每年编制历书和农历的基础。汤若望也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现北京古观象台的后花园中有汤若望的雕像,供人瞻仰和纪念。
南怀仁是比利时人,他设计监制了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等六件大型天文仪器,这些仪器至今仍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除此之外,他还奉命监铸大炮,设计的“神威将军”等大炮对平定三藩起了重要作用。怀仁去世后,康熙帝赐谥 “勤敏”,并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在三块墓碑后面,各立着一个长方体的冢。王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冢都是空的,只是起到象征作用,因为这块墓地先后被严重破坏了两次,一次是1900年被义和团破坏,10年后清政府重修;后来在20世纪60年代这块墓地又被破坏了一次,这些破坏我们从汤若望和南怀仁墓碑上的裂缝即可以窥见一二。不幸中的万幸是,当时有党校老师出主意,把所有的墓碑都埋在了地下,这才使得这些墓碑没有完全被毁掉。后来80年代逐渐挖出墓碑,并于1980重修这三块墓碑,1988年立郎世宁碑时,才重新把整个墓地都进行了修缮。现在除了西片这块墓地有这三块墓碑之外,在东片还有60块墓碑。在1988年之后学校的多次施工中又发掘了若干块墓碑,现存放于学校礼堂中,暂时不知道何时能与公众见面。
从墓地西片出来,我们来到相邻的墓地东片。看过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朋友可能可以发现,片中马小军(夏雨饰)在被派出所释放后,曾提着裤子和腰带跑过此处。
图片
墓地东片大门


大门东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图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6年5月25日公布
北京市文物局2006年6月立

大门西侧有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的简单介绍:

图片
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

意大利著名传教士利玛窦及部分明清以来外国来华传教士的墓地。明万历十年(1582年)利玛窦来中国传教,并向中国介绍西方的天文、历法、地理和数学等科学知识。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利氏在京病逝,翌年入葬此处。此地即成为京城外国传教士的墓地,并相继葬入汤若望、南怀仁等著名外国传教士。墓地坐北朝南,残存清代石门及各国传教士碑63通。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墓园内部,东侧朝南的墙上立着一块碑:
图片

此处乃钦赐天主教历代传教士之茔地。光绪二十六年拳匪肇乱,焚堂决墓,伐树碎碑,践为土平。迨议和之后,中国朝廷为已亡诸教士雪侮涤耻,特发帑银一万两,重新修建勒于贞珉,永为殷鉴。大清光绪二十九年秋月立
与之相对的墙上,半镶嵌着“耶稣会士何公之墓”碑:
图片
耶稣会士何公之墓
其他另外59块墓碑均朝南而立,通道西侧第一个则是郎世宁之墓:
图片
耶稣会士郎公之墓

墓碑林立的境况我只在这里放两张照片让大家浅浅感受一下。

图片
墓碑林立

图片
墓碑林立

我一镜到底地拍出的墓园东片的视频如下,大家可以从第一视角跟随我先睹为快:

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

陪同我们参观的王老师告诉我们,墓地西南方向原来还有一个小教堂,但之前被拆掉了,现在校园内尚存一个山字楼和一个口字楼。参观完墓地后,我们也在校园里参观了一下,校园很美,爬山虎长得正好,是我喜欢的样子,之前路过学校时我就曾多次停下脚步拍过外围照片。有同样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在参观完墓地后参观参观校园:

图片
爬山虎与楼

图片
环绕着爬山虎的窗户和楼顶的钟

图片
口字楼


阅读至此,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实地参观了,我这里也分享一下我的预约经验。朋友提供的预约电话是 010-68007011,010-68007279。我打通了第一个电话,但电话铃响了几声后就转成传真了,然后我拨打了第二个电话,很幸运这次接电话的老师直接在登记完我的身份信息、单位信息和联系方式后,就给我们预约好了。之后直接按预约时间去学校北门,在核对完信息后,学校门口的保安马上就放行了,非常给力!想去参观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另外,在去参观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之前,想给朋友们安利一本书,即《康熙的红票》,这本书也是群里的朋友推荐的,对那一段历史讲解得很清晰:


关于北京的东南西北堂四个著名的天主堂,我之前都写文章介绍过,具体请见:
东堂:王府井天主教堂
[明]南堂: 北京宣武门天主堂
虽小但接地气的西堂:天主教北京总教区西直门天主堂
北堂:天主教北京教区西什库教堂
关于教堂的文章,还有另外一篇:
中华圣公会教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